张居正变法推行什么法 张居正的变法对明朝影响到底多大

时间:2020-07-21 11:12:05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所以高瞻远瞩的张居正就给当时正沉迷于修仙的嘉靖皇帝写了一封《论时政疏》,里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大明王朝存在的五大弊端:

  宗室骄恣:这些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们,不但不能为国解忧,反而公器私用,贪占国家税金和土地,对上欺瞒皇帝,对下欺凌地方,已经成了国家的蛀虫,迟早会蛀空这个大明基业的;

  庶官瘝旷:朝廷对于人才不够重视,基本都是以资历、讨好而得以升官,也就是要么活得久,要么会来事,否则就算是才能出众也无法进入中央机构,张居正本人也是这样的,他能进入内阁完全是因为当时的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的争斗;

  吏治因循:嘉靖皇帝工于心计,以内阁争斗来维护自己的皇权,对内阁的党争不管不顾,尤其的严嵩、严世蕃父子势力盘根错节,只顾争斗,大明行政机构贿赂成风,吏治腐败;

  边备未修:在大明财政匮乏的情况下,自然对于边境重镇的修缮不足,本来用于防备蒙古、倭寇的卫所士兵平时疏于训练,战时匆忙应战,上级只顾敛财,不管军事;

  财用大匮:土地兼并和军事紧急,朝廷对外支出已超过朱元璋时期的十倍之多,但收入却还不足国初的十分之一,加上对官员的俸禄和皇家用度,每年虽耗资巨万,可边境祸事、社会矛盾却一件都没解决;

  当然此时的张居正不过二十来岁,他对时政看得很清但还暂时没有什么好办法去解决,《论时政疏》里基本列出了大明朝廷的所有危害,可却没提出要如何处理,而这些事其实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稍有点政治觉悟的臣子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张居正一腔热血又初生牛犊,敢于像海瑞一样直言上谏而已。

  虽然张居正痛心疾首,可对于听惯了问题的嘉靖皇帝来说无疑是隔靴搔痒,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在上疏没有任何回应后,张居正开始脱身朝廷,在故乡江陵游历了数年。也就是因为这数年游历,使得张居正得以接近地方,真切地接触到民间的世情百态,了解到各处问题所在,这一点就远非脱离民间的东林党可比的了。

  张居正再次施展抱负,要等到嘉靖、隆庆两位皇帝去世之后,才得以以资历成为首辅

  在嘉靖、隆庆两位相继去世后,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继位,而内阁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徐阶斗垮严嵩后在喜欢清静无为的隆庆政权中失宠,黯然回乡,之后在所谓的万历三阁臣中,首辅高拱被宦官冯保策划下台,高仪体弱多病,很快也就去世了,三辅中仅存一个张居正。就这样,成为了首辅的张居正得到了绝佳的变法机会。

  在张居正眼中,大明已经是一座将垮而未垮的大厦,“其外窿然,丹青赭垩,未易其旧,而中则蠹矣”,此时已到了非变法不可的地步了,大明的前景要么继续衰弱直到灭亡,要么经历变法的阵痛,冒着得罪人的压力彻底将大明修补好。所幸的是,张居正得到了以宦官冯保为首的阉党,以及以李太后为首的后宫支持,“大柄悉以委居正”,大明执政集团前所未有的团结,使得张居正终于杂万历初年开始了变法图强。

  张居正的变法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同步进行,这也符合他之前的《论时政疏》和《陈六事疏》里的变法纲领:

  在政治上,开始实行“考成法”,考核各地官员的办事效率,而不以资历入官,张居正主张“十清流不如一胥吏”,也就是曹操时期的“任人以才不以德”,对张居正来说,十个品德高尚的清流都比不过一个做实事的小官,这些人大部分都只会空谈治国,能干事的只是凤毛麟角,像这样的清流越多,国家的前途越渺茫。

  像名将殷正茂,他在治理地方的时候就有严重的贪污行贿问题,在嘉靖朝就一直受人诟病,可就是这样一个腐败的武将,却在广西当地平定了数次流民起义,在东南多次击败倭寇,保证了大明南疆的稳定,并在广西实行官盐之法,控制盐运,增加了大明盐税收入,一直沿用到了明朝末年。“江陵当国,号能用人,一时才臣,无不乐为之用,用必尽其才”。

  在经济上,张居正实行土地清丈和“一条鞭法”,就是把之前因土地兼并而被隐瞒起来的土地全部清理出来,从万历六年开始到万历九年结束,三年的时间一共清丈出全国可耕作土地面积七百余万顷,这虽然比起朱元璋时期的八百万顷数量有所降低,可总的来说也增加了朝廷可收的土地税,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富阶级的矛盾,百姓有田种,能吃饱,自然也就不会想要造反了。

标题回顾:张居正变法推行什么法 张居正的变法对明朝影响到底多大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