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什么 方腊为什么那么难打

时间:2020-09-02 13:13:29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北宋末年有两大农民武装反抗组织,以宋江为首的梁山集团和以方腊为首的江南集团。

  尽管两支农民武装都失败了,但后世对他们的评价不同:梁山成了好汉们的典范,是草莽英雄,成了“忠义”的象征,在社会世俗价值观中得到了肯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官府的认可;方腊他们则成了地地道道的造反者。这可能多拜于《水浒》所赐。为了塑造梁山好汉的正义形象,不得不将同为起义者的方腊放在对立面。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宋江接受诏安后远征方腊的一战可以用“惨烈”形容,在这场战役中,梁山集团与江南集团两败俱伤。梁山一百零八将,竟然死了59个,一蹶不振;而方腊集团则全军覆没。

  话说当时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荒而逃,在深山旷野中脱了赭黄袍,丢掉金花啐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乔装打扮,然后翻山越岭,急忙逃命。连夜翻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茅屋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屋内寻讨些饭吃,这时松树背后走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将其打翻,然后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正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后带到草中取了些饭吃,将方腊带出深山后,迎面碰着搜山的军队,然后一同绑住捉来见宋先锋。

  以上是《水浒传》中描写方腊被鲁智深所擒,场景,那真实的历史场景,方腊的结局是什么样呢?

  宋史上方腊没有单独的传记,方腊传是附在童贯传中,作为童贯的战绩出现的,在《宋史·卷四百六十八·列传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传三·童贯(附方腊)》,记载如下:

  话说三年正月,腊将方七佛率领军队进攻秀州,统军王子武利用坚固的城防固守不出。待大军抵达之后,一起合击贼(方腊),斩首9000,但方腊依然不出。二月,贯、稹率前锋部队抵达清河堰,水陆并进,两路合击。方腊没有办法只能焚烧官舍、府库、民居,连夜逃走。然后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前来增援,收复了全部失地。四月,在梓桐石穴中生擒方腊及其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并杀敌七万。四年三月,余党悉数得以平定。

  下面梳理一下方腊起义的最后阶段:

  宣和三年正月,方腊派大将方七佛率众六万进攻秀州(今嘉兴),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不久宋军援兵赶到,大败起叛军。

  宣和三年二月,宋军进攻杭州,方腊不敌,放火烧城,之后撤出杭州。之后起义军所占城池逐个被官军收复。

  宣和三年四月,方腊及其部属被宋军包围。方腊在某石洞中躲藏起来,做最后的抵抗,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方腊和妻子、宰相方肥等人被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所俘虏,藏匿在洞中的七万起义军被杀,方七佛等人逃走,方腊等人被押往汴京。

  《宋史》关于方腊个人的描写到此为止,至于压到汴京后如何,没有记述,但估计难逃一死。

  方腊起义的精神纲领,来自于摩尼教,这种宗教,诞生于公元三世纪的古巴比伦,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摩尼教最早是从中国福建传入的,之后在南方广泛流行。方腊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吸收了大批教徒,摩尼教主张的“是法平等,无分高下”深得人心,教徒亲如一家,无尊卑之分,团结对外,钱财物用全部公共享用,无分你我,真好似个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

  当时的江南,因征收花石岗导致民怨沸腾,特别是朱勔受徽宗命负责江南花石岗事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在江南胡作非为,弄的民怨四起,人思反抗。方腊正是利用百姓的反抗心理,迅速揭竿而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抗北宋王朝暴政的农民起义。

标题回顾:正史上方腊的结局是什么 方腊为什么那么难打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