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国的衰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魏国统一三晋的国策导致三晋同盟破裂;其二、魏国官场腐败,虽盛产人才而终不为魏国所用。魏国本是三晋之一,立国之初就跟韩、赵两国结成三晋同盟,这个同盟有深厚的合作基础,不是后来的合纵或者联横可相比拟的。魏国强大后,以晋国正统自居,收复河西,统一三晋都是魏国向着恢复晋国国际地位在努力。遗憾的是,统一三晋是一大败笔,导致了三晋同盟的破坏,也消耗了魏国的兵力,最终让齐国成为老大。
三晋一家,晋国从三军六卿制开始,六卿一直主导着晋国的国政。最终韩、赵、魏三家精诚合作,完成了三家分晋的历史使命,数百年的合作,让韩、赵、魏三国有合作的基础。魏国立国后,开始了变法事业,国富兵强后,魏国向秦、楚、齐三国索地,且战而胜之,这其中除了魏国军力强大外,也离不开韩国、赵国的支持。魏国当了老大后,就想着灭了韩、赵两国,完成统一三晋的目标。攻赵的桂陵之战,灭韩的马陵之战,让魏国精锐大军折损大半,且使韩、赵二国跟魏国离心离德。
魏国伐赵、伐韩失败后,秦国又崛起,一战收复河西之地,尽歼魏国精锐部队。如果魏国能耻而后勇,那么魏国还有崛起的可能,但是魏国吏治腐败,朝臣结党营私,寒门士子难以进入魏国朝堂。卫鞅、张仪、犀首、范雎等名臣皆在魏国成长起来的,却最终为秦所用。魏国不是没有人才,但是没有使用人才的器度。魏无忌作为魏国王室子孙,其才能出众,但依旧不被魏国重用,曾客居赵国十余年。后来魏无忌领兵击退秦军后,魏王更加猜忌魏无忌,最终无忌公子纵情声色而死。
破坏三晋同盟,人才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就是魏国衰落的核心原因所在。
魏国历代国君列表
1魏文侯魏斯前445年—前396年50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称魏侯
2魏武侯魏击前395年—前370年26
3魏惠王魏罃前369年—前319年51前334年,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更元年4
4魏襄王魏嗣前318年—前296年23
5魏昭王魏遫前295年—前277年19
6魏安釐王魏圉前276年—前243年34
7魏景湣王魏增前242年—前228年15
8(魏王假)魏假前227年—前225年3
注:(魏王假)并非谥号,而是习惯性称法。关于魏惠王的姓名,《庄子·则阳》作魏莹,《战国策》作魏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