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灭楚过程 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

时间:2020-11-24 16:30:26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攻打楚国之前,李信自信20万兵力可灭楚,而王翦认为非60万不能为。秦王政果断选择李信,于是有了李信的狼狈而归。

  临阵换将,兵之大忌。然而灭楚之战中,面对李信的失败,秦王政还是将王翦换上,且举全国之力组军60万交给了王翦。

  而王翦不负众望,一年后与项燕正式开战,攻进寿春,灭亡楚国。可以说王翦的灭楚之战是秦国自长平之战后的又一次精彩之战。

  其实,自长平之战赵国战败后,局势发生很大变化,秦国的强盛已经不是任何一个诸侯国靠一己之力能对抗的,此时合纵应该成为主旋律,然而东方六国本就心不齐,又秦国还时不时派出间谍贿赂其臣,反间君臣。所以纵然合纵取得过部分胜利,还是阻挡不了秦灭六国的趋势,秦国首先灭掉了韩国,然后赵国,在灭魏之前,王翦之子王贲领军攻下了楚国北部十几座城池,消除了攻魏的后顾之忧,见好就收。灭魏之后,灭楚之战正式打响。

  秦王政首先面临的是选将的问题,秦王政是想要培养新的将领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信很得秦王政的青睐,之前的灭赵之战中,李信表现不错,后来追击燕国太子丹也算是立了头功。所以秦王政首先想到了李信,问他灭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自信的说20万足以,然后秦王政又去问了王翦,王翦则说非60万不可,对于王翦的狮子大开口,秦王政明显很排斥,他认为王翦老了,怯懦了,然后就用了李信。而王翦则称病告老还乡。

  于是李信和蒙恬率军难攻楚国,李信攻打平舆,蒙恬攻打寝丘,然后又攻克郢陈,两人相约在城父汇合,攻打寿春。然而正当李信自信一举攻破楚国的时候,后方出了问题,昌平君在郢陈发兵攻打秦军,截断了李信的后路,而项燕又组织楚军也跟随在秦军后面,攻打秦军,李信不察,最终七个都尉被杀,两个营垒被攻破,李信狼狈而逃。

  秦王政大怒,撤下李信,又亲自跑去王翦的家乡,希望王翦带兵灭楚,王翦依旧坚持要用六十万大军,虽然很肉疼,但考虑到灭楚大业,秦王政还是答应了王翦,王翦知道秦王政多疑,为了安心攻楚,王翦向秦王政为子孙讨要众多田宅园池。这才让秦王政放心将军队交给王翦。

  王翦同蒙武率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大军到了平舆,便安营扎寨,坚壁不出,无论楚军怎么挑战,王翦就是悠哉悠哉的不出战,而士兵们也是休息的休息,投石子的投石子,跳跃的跳跃。

  秦楚对峙一年有余,楚军看到秦军一直不进攻,考虑到粮草储备问题以及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人心开始浮躁,楚军开始撤退,而秦国的士兵已经完全放松下来,于是王翦命令出兵,打败楚军,后来更是杀死项燕,楚军溃败而逃,不久,王翦同蒙武攻进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王翦为什么非要兵六十万。

  其一、震慑楚军。六十万军队大军压境,其威慑力是相当大的,很可能楚军没有开战就失去了战胜秦军的信心。

  其二、楚国虽然已经衰落,早已不是什么大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也曾是民风剽悍的诸侯国,在春秋时期一直和晋国争霸,实力可见一斑,虽然战国时期,楚国一步步衰落,但真要灭亡楚国,不是一般的兵力就可以的,李信的二十万兵力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虽然李信为将不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没有大局观,但二十万兵力确实难以应付楚人,顾头不顾尾。

  其三、楚国反抗秦国的情绪最为激烈,当初,秦昭襄王把楚怀王骗到秦国,软禁了起来,直到三年后楚怀王死在秦国,这让秦楚势不两立,在灭国战中,必然遭遇楚人的激烈反抗。

  其四、目的是灭楚。如果秦国只是攻打楚国,夺取一些城池,那么很容易成功,前文说过王贲在灭楚之前就攻下了楚国十几座城池,但一面临攻占楚都,灭亡楚国这个问题,所要考虑的就不是局部胜利这么简单,如何攻进寿春,如何保证攻占的土地不会重新失去,如何歼灭楚国的有生力量,如何调度粮草,甚至对楚军形成包围之势,这不仅需要将领的统筹调度,更需要大量的兵力。

标题回顾:王翦灭楚过程 王翦灭楚为什么非向赢政要兵60万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