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教授感叹:中国无疑是一个全球科研中心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翰·迪基(JohnDickey)对法新社说,到目前为止,FAST的研究结果令人印象深刻。
他补充说:“中国无疑是一个全球科学研究中心,与北美或西欧处于同一水平。与世界上任何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科研人员都是先进的、有创造力的、有组织的。”
14日,《自然》通过官网公布了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其中,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在快速射电暴方面的研究成果入选。
今年11月4日,《自然》同期发表三篇论文,首次报道了在银河系内观测到的快速射电暴[a,b,c]。这三项最新观测证实极强磁场中子星(磁星)是快速射电暴的来源之一,其中第三篇论文来自中国团队,观测结果来自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位于银河系内的快速射电暴,极强磁场中子星也成为了目前唯一被观测验证的可以产生快速射电暴的天体。
来源于磁层的快速射电暴偏振多样性国家天文台图
高铁、北斗、嫦娥......法新社在报道中评论称,虽然目前中国只收获了一项诺贝尔奖,但为了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中国一直在迅速提高国内科研水平。过去20年里,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建成了北斗地理定位系统,而现在正把月球样本带回地球。FAST搜集的数据将有助于更好理解宇宙起源,寻找地外生命。
未来,中国还发布了一项计划,希望到2035年成为人工智能、太空、清洁能源和机器人领域的世界领导者。
中国科技政策专家丹尼斯·西蒙(DenisSimon)向法新社表示,就在几年前,“中国还被视为创新领域的落后者”,但近期中国科技创新的进步非常迅速。
他评论称:“科学界和工程界已被给予越来越多的自由裁量权和知识自由,以便在研究环境中探索新想法,并承担更大的风险。曾经占主导地位的规避风险文化,已经让位于更具创业精神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