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国一统六国,是政治、外交、军事等全方位胜出的结果,秦国在军事上的胜利只是全方位胜出的集中表现。
政治方面
秦穆公之前秦国的综合实力在各诸侯国中还算是比较弱小的。自秦穆公推行商鞅变法一来,秦国就已经超过其他六国提前放弃奴隶制改为封建私有制,倡导以军功换奖赏的制度。
虽然商鞅变法损坏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却使得秦国在农业、商业、军事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的进步。
私有制使得百姓对农业生产投入了大量热情,秦国的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商业上,各国商人纷纷来到秦国进行商业活动,提高了秦国的商业活力;战争中士兵们都想着立功,意图用战功换取奖励或封赏。
外交方面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登基,此时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登场了,此人就是秦国后来的相国张仪。
张仪纵横家杰出代表人物,可以说正是张仪的连横破纵外交政策,彻底扭转了秦国在七国中的军事地位。
张仪的连横破纵主张,主要就是联合他国攻击另外一国。联合的对象往往就是之前来攻击自己的敌对国。这样一来不但化解了本国的战争危机,还削弱了其他国家。
例如公元前313年,楚国和齐国结盟,这对秦国是极大的威胁,于是张仪跑到楚国见了楚怀王,说是秦愿意拿出商於600里土地与楚交好,如此增强了楚国削弱了齐国,使秦国也处于安全的境地,一举三得。
楚怀王一听很有道理,就同意了。结果就在楚怀王撕毁与齐国盟约的时候,在秦国居然半亩地都没得到。楚怀王一气之下出兵10万攻秦,不成想,秦国早早与齐国联合,将楚国大败,损失了数十座城池。
有人会想,这样一来齐国不同样也变强大了吗?其实不然,因为秦国将会用同样的办法去削弱齐国,只是此次秦国并未动手,而是假借了燕、赵、楚的力量。
军事方面
打仗就是打钱,就是看哪个国家的经济能够支持到最后。
经历了商鞅变法,以及秦穆公和秦惠文王的苦心经营,秦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远远超出其他六国。
张仪的连横破纵外交政策,则极大的破坏了其他六国各方面的发展。
此消彼长,秦国到了秦襄王时期,综合国力全面领先。长平之战,就是将这种领先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
说起长平之战就不得不说白起,古时兵家四圣之一,杀神白起。白起一生杀了100多万人,单单长平一战就埋杀了赵国40多万兵士,自此赵国一蹶不振。
说起来一个国家的强盛,主要还是取决于君主的英明。秦国自秦穆公之后,接连迎来了秦惠文王、秦襄王以及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几代人的共同英明决断,最终铸就了辉煌一时的大一统的局面,同时也奠定了我国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则。
秦国民风彪悍,长期与西北的少数民族作战,吃苦耐劳,久经战争。秦军强大,多种因素造成。
1.秦军所使用的武器剑
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与他国完全不同的青铜剑,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比对手的剑长出约30厘米的秦剑。可见当时秦国青铜器制作发达,在兵马俑中每个兵器上都刻有字号,如同现在兵工厂出厂一样,制作效率非常高
2秦军所使用的武器秦弩。
在兵马俑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可以复原当初的秦弩。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制作的小机械,这些小小的青铜构件就是弩用来发射的扳机。他国还没有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秦军箭阵是长平之战有力武器。
3秦军所使用的武器秦箭
在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而这些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秦军的这种三棱箭头取消了翼面,应该使射击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