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44为啥算五代机 米格144高清图片

时间:2019-09-11 15:18:52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此后,苏联在各种测试的基础上对5.12项目进行完善,发展出米格1.42飞机。1.42飞机队气动外形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在1988年,米格公司根据苏联姆斯季斯拉夫·V·克尔德什研究中心研发的等离子发生器,又再次对米格1.42气动布局进行了调整。因为兼顾隐身的外形会对气动布局有不利的影响,在气动和隐身之间需要向隐身作出让步。但是等离子发生器的出现使得飞机飞行中可以在表面形成一片等离子云,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因此可以降低100倍。但是等离子发生器至今没有研发成功,依然停留在工程论证阶段。

  图为早期的米格1.42设想图,可见他的鸭翼、大边条等设计。

  与此同时,米格公司已经为这项未来技术做好了准备,适当的降低了米格1.42的隐身外形严格程度,使得部分设计再次偏向于强调机动性的气动设计,于是米格设计局在1989年左右,根据研发到这一步的结果,开始尝试制造出米格1.44项目验证机。时间进行到现在,悲剧的发生已经不远了,苏联在1990年前后逐步倒塌,米格的MFI项目被彻底搁置,米格也从国家经营的科研机构变成了一个航空公司,而且面临财政短缺。

  图为米格1.44首飞后的试飞员戈尔布诺夫。

  在这种情况下,米格公司依然坚持在1994年左右完成了一架缺少不少子系统的米格1.44验证机,而美国也只是在1995年才开始了F22战斗机的试飞工作,可以说到这个时候,米格1.44依然不算落后。米格想办法自己花钱在随后的几年不断完善米格1.44技术状态,在米格的努力下,俄罗斯在1999年第一把这款飞机向世界公开,实现了首飞。

  图为米格1.44战机上的各个雷达天线的探测角度,他的探测能力几乎能覆盖机首部位所有角度,还有两个后向雷达,探测能力不是四代机可比的。

  米格1.44确实用了非常科学的方法测试了自己的隐身性能,也因为国家的技术发展及时调整了隐身的设计,这一点不应当成为指责他隐身性能不佳的“黑点”,毕竟苏联的解体导致等离子发生器研发的失败,这不是米格1.44的错误,他完全可以以1.42状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那样我们也许会说他具有严格的隐身外形设计。

  图为苏27战斗机测试为米格1.44研发的二维矢量发动机,该发动机和F22上的二维矢量发动机非常类似。

  米格1.44依靠双发大推力AL41F发动机,可以实现连续的超音速巡航,在连续超音速巡航条件下,作战半径1000公里,在亚音速巡航条件下,作战半径20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2.6马赫,爬升率、稳盘、瞬盘能力都在后来出现的苏35S战斗机之上,谁又能说性能如此出色的一架战机,不是五代机呢?现在的五代机,又有谁能够保证自己在空战中稳赢这么一个“快速拳手”呢?

  图为美国杂志对米格1.44的报道。

  米格1.44的雷达布局也是符合五代机标准的,他除了机头的相控阵雷达,还设置了两个机尾雷达,两部侧面雷达,飞机探测角度非常大,远比四代机,甚至是四代半战斗机只有1部机头火控雷达要强的多。在苏联的作战体系中,米格1.44承担着体系攻击的重任,绕开前线,直接插入敌人纵深进行制空和破坏,打击敌人的后方关键节点,使其前线部队成为无本之木,这是米格1.44设计的出发点。

标题回顾:米格1.44为啥算五代机 米格144高清图片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