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对德宣战后,英、法两国为何按兵不动?

时间:2020-05-14 16:32:41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500

  德国纳粹是战争的鼓动者与发起者

  1939年9月1日,德国陆军悍然发动对波兰的袭击,并很快攻陷波兰首都华沙,由于波兰一直受英、法两国保护,所以一直奉行“绥靖政策”的英、法两国无法对此无动于衷,只得对德宣战。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但直到1940年5月德国进攻丹麦、法国等国之前,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英、法两国对德宣而不战,欧洲大陆西部一直处于“和平”状态,出现了“西线无战事”的局面。英国首相张伯伦称其为“奇怪的战争”,丘吉尔则称其为“晦暗不明的战争”。

500

  德军进攻波兰

  一、妥协无法换取和平

  自希特勒在德国掌权之后,他利用民族狂热、社会福利以及一战战败带来的羞辱感等诸多因素,在德国国内大力宣扬法西斯主义并鼓动国民好战。欧洲大陆上的火药味愈发浓烈,尽管如此,主管欧洲大陆的英、法两国却将所谓的“和平”寄希望于对德国的妥协。

  1938年,英、法与德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以出卖他国主权换取德国的退让,捷克斯洛伐克被当作“商品”出卖给了德国,同年捷克被德国吞并。通过此条约,英、法两国还希望德国将侵略的目光转向东欧尤其是苏联,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但战争的车轮是无法因弱者的妥协而停止前进的步伐的,《慕尼黑协定》签署一年之后,德国便撕毁条约,向受英、法保护的波兰发动袭击,战争不可避免地还是发生了。

500

  《慕尼黑协定》是妥协政策的集大成者

  二、长达8个月的奇怪战争

  直到次年5月,英、法都未曾对德国发动进攻。当时英、法在欧洲西部部署的兵力能对德国形成巨大的威胁,而此时的德国正将兵力抽调至欧洲东部进攻波兰,若英、法趁机东进直逼德国本土,那么会使德国遭受相当沉重的打击。

  但事实却是,在英、法联军的数千里防线当中,数十万士兵安静地坐在钢筋水泥工事之后,毫无战备可言,即使壕沟对面便是德军也是毫无进攻态势。英、法两国的空军向德军阵地投掷的也只不过是宣传和平的“纸炸弹”,法国的军方报纸甚至长期宣传“西线平静,无事可叙”。

  英国方面,直到1939年12月,才慢悠悠地将4个师的军队运送至法国与比利时的边界处,至正式开战前英军在欧洲大陆的兵力也不超过10个师。据说,在英国对德宣战后的第三个月,才有一名士兵在与德国发生摩擦时战死,8个月里的伤亡也仅为三名士兵,整体状况可以说是十分“和平”。

500

  西线无战事剧照

  尽管英、法对德宣而不战一事十分蹊跷,但在这平静的水面背后却是暗流涌动。长期以来,人们将这场“奇怪的战争”视作英、法对德绥靖政策的继续,是英、法“欺软怕硬”的表现,总之人们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自然,这种将其视为绥靖政策的延续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英、法在军事上对德妥协使得德国不但顺利吞并波兰,还将其战略目标由东向西转移,数百万军队得以在8个月里顺利调动至欧陆西部用以对付英、法等国,可以说是主动为敌人提供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时机。

500

  现代化的军事设备使德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

  三、为何会有这一场奇怪的战争

  但事情也并没有这么简单,在军事上沉默的同时,英国却在海上对德国进行经济上的全面封锁,对德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威胁。那么英国国策为何有如此大的“自我矛盾”呢?

标题回顾:西线无战事,对德宣战后,英、法两国为何按兵不动?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