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洙的子女现状 林洙年轻时候的照片

时间:2018-04-20 17:53:37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作为梁思成的子女,梁从诫同样毕业于北京大学,他是中国文化书院的副院长,曾经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多种职务,也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2010年,七十九岁的梁从诫因病在北京去世。另外两个非亲生的梁思成的子女叫林哲和林彤,也是一男一女。由于非亲生的,所以关于他们的信息,在此就不再详细讨论了。

  前些日子去上课,老师说了这样几句话,让我印象颇深。他说:“不要用自己的嘴去干涉别人的生活,也不要用自己的道德观去绑架别人。”这句话,用在本篇里要谈到的这个女人身上,恰如其分。人自出生开始,就像一个个独立单一、形状各异的多面体,会受到七情六欲的支配利用,有的人,能够守住一方净土,坚守道德底线;而有的人,本着人性利益的驱使,选择了对自己而言最有利的人生。选择本身无关对错,许多时候,一念之间,或成佛或成魔。

  如果没有林洙,林徽因的人生或许会被渲染得更加精彩纷呈尽善尽美。但身处病榻之上的林徽因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尽管卧病在床也还是亲授英语的家乡人,居然会在自己死后成为婚姻里的继任者。而作为林徽因逝世后,梁思成的第二位夫人,林洙的人生轨迹总是有那么些不得不让人注意到的“黑点”。这些“黑点”注定让她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人。

  首先,林洙与第一任丈夫程应铨的经历奠定了她不怎么光彩的人生基础。

  他们相识的过程据说是这样的:抗日战争时期,林洙在昆明天祥中学读书,是程应铨哥哥程应缪的学生,二战过后,程应铨来到昆明看望哥哥。经程应缪介绍,程应铨与林洙一家相识。当林洙的父亲第一眼看到程应铨时,就被他的一表人才和在建筑方面的才华所吸引,在心里默认程应铨为当仁不让的最佳女婿,由此竭力将女儿林洙和程应铨撮合在一起。1948年,程应铨经介绍去往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当时完成高中学业的林洙随他同去。

  后来,程应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林洙的第一任丈夫,他是一个怎样的男人呢?

  “在师友眼里,他极Gentleman(绅士),个性十足,一身才气,一身傲骨。对志同道合者,披肝沥胆;对不入眼者,不置一语。”

  身为学生,他将自己独特的艺术眼光和建筑思想运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多年以来一直都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得力助手,得到梁林二位先生的极高评价;身为教师,程应铨教书颇受学生好评,深受学生爱戴;身为建筑学家,他时常将国外的高水平建筑学著作译成汉语,填补了国内建筑艺术方面的某些空白。当时的程应铨,满腹才华,志向高远,憧憬在建筑学领域大展拳脚。

  “可惜,他失之于太单纯。1957年鸣放,没有必要地卷入当时建筑界在城市规划上的争论。在系里的一次小组会上,他激昂慷慨为华揽洪、陈占祥被调出北京建筑设计院而抱不平,因而获罪划右。”

  在程应铨被划为右派而受尽打压污蔑之时,林洙选择了一条自保的路,她第一时间选择和程应铨撇清关系,与他离婚并带走了两个孩子,真真是应了那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老话。她事后是这么解释的:"我不得不考虑这个家庭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来问我:‘妈妈,你当初为什么没有和右派划清界线?’我将何言以答?最后我决定离开他……"可事实却是,林洙不仅不让孩子见自己的生父(见一次打一次),反而把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农村,自己一个人留守在北京“艰苦的阵地上”,这一搁就是十年。这两个孩子错失教育长大之后都平庸无为。

  众所周知,林洙后来博得梁老先生的垂爱,转身做了大她27岁的梁思成的第二任夫人,而她当初和程应铨的婚礼请的证婚人就是梁思成;不但如此,林洙当时初到北京,想要学习英文,于是跑去请教林徽因。林徽因彼时正在病中,肺结核晚期了,但仍是抽空在每周二周五的下午细心教导她;她在清华的工作也是梁林两位老先生从中帮忙落实。她和程应铨在清华相处时着着实实得到了他们许多照顾。后来林徽因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直至最终逝世,林洙也没有去看过她一次。

标题回顾:林洙的子女现状 林洙年轻时候的照片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