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事迹及贡献 为什么有人黑袁隆平

时间:2018-10-13 23:15:25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就是在这里,袁隆平找到了杂交水稻至关重要的野生不育系稻种。从此,他的研究工作步入坦途。

  和火车站的旧址相比,现在的三亚基地条件好了很多,但和城市相比,仍然很简陋。条件好不好,都是一样下田

  在三亚基地,袁隆平住两间套房,应该是那里条件最好的了,房间里电视冰柜冷气一应俱全,有时候太太和小孙女还会从长沙过来和他作伴。在那里的生活其实很单调,早上八点钟起来,九点钟下田,中午回来,吃午饭,睡午觉,下午三点多钟才上班,傍晚回来,必会打排球或者游泳,因为有慢性肠炎,他绝少在外面应酬,吃完饭后,常规节目是打麻将。“条件好不好,我都是一样下田。”袁隆平除了自己的例行工作外,还要陪各式各样参观的人,或被其它育种队请去当顾问。下田是很辛苦的事,就算年轻人都有些吃不消,不过袁隆平拍拍胸膛说:“我身体好得很,不比你们年轻人差,别看我瘦,我还有些肌肉呢。”黄昏是袁隆平每天的锻炼时间。他有著名的三大爱好:骑电单车、打排球和游泳。以前

  袁隆平事迹袁隆平事迹

  骑电单车是为了下田,结果成了电单车迷,先后买了十七部摩托,现在就改乘小汽车了。()“最早下田是走路,后来骑单车,然后是电单车,现在是汽车,这叫与时俱进。”

  打排球他是主攻手,游泳他要游在年轻人前面。袁隆平很为自己的身体自豪,这不仅得益于生活规律,喜欢体育锻炼,而且“野外作业,空气新鲜,每天晒太阳,不缺钙。”农忙的时候,基地有七、八十个人和他一起工作,有不少是他带的博士生。这里没有实验室,袁教授的课堂就是田。他平时满口湖南乡音,但和学生们说话,就是一口流利的英语,说的都是专业名词。

  富敌盖茨的农民

  几十年日晒雨淋,袁隆平有农民特有的古铜色皮肤。不认识他的人,会把他当农民,完全看不出是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只有从他的一口流利英语,可以看出他的教育背景。小时候袁隆平在大城市生活,出生在北京,成长在武汉,就读于教会学校,从来不知道农事。“有一次,老师带我们郊游,去一个园艺场,看见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葡萄结成一串串,我就说这个好,这是农家乐啊。那时候正好有个查理·卓别林的电影叫《摩登时代》,你看里面那些工人多可怜,我就说还是学农好。小时候的印象很深,如果那个时候老师带我们去的是落后偏僻的地方,可能我就不会学农了。”“至于后来吃的那些苦,那就变成了自己的事业,你有自己的追求,有目标,精神上充实愉快,就不觉得苦。简单就是四个字,乐在苦中。”富敌盖茨的袁隆平的影响力不限于中国大陆,他的技术已经输出到美国日本等各个国家,从美洲到非洲,都有他培养的水稻品种。有人评估他的身价为一千亿元,还有人告诉袁隆平,连微软的盖茨都说:“人们都说我富有,我没有袁隆平富有。”有报道说他出让自己的名字,持有“隆平科技”股份,价值超过一亿元,但袁隆平说,“那都是纸上的财富,我自己哪有那么多钱,而且我也花不了什么钱。”

  他拉着身上的衣服说:“这是我最贵的一件T恤,七十元。一般我买的都是三、四十元。我在香港,一百元买六条领带,人家都说好。”但他抽烟要抽好烟——“中华”,每个月二千元,是生活中最奢侈的开销。“我对财富的看法,有钱不花就是没钱,放在银行里那不是自己的钱。”不论银行里有多少钱,袁隆平还是种水稻的人。袁隆平,既是世界级的杰出科学家,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人人都在称赞他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但他更感谢水稻成就了他的人生。他说会继续他的农民生涯,“只要还能动,就一直干下去。”

标题回顾:袁隆平事迹及贡献 为什么有人黑袁隆平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