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5日,“哈佛招生歧视亚裔”案在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开审,美国亚裔维权迎来重要一役。
虽然哈佛大学一再否认指控,但这起诉讼案却获得了近百亚裔组织以及美国司法部的支持。
美国媒体CNN在标题中甚至用了“historic(历史性)”一词:哈佛是公平的吗?平权法案在周一迎来历史性审判。
四年控诉:哈佛终因歧视亚裔坐上被告席
美国名校“从严”录取亚裔学生的话题喧腾已久,一些名校被指为了族裔多元化而“平衡”掉优秀的亚裔申请者,亚裔抗议歧视的呼声不断高涨。
这起案件最终审理结果如何,又会引导美国高校族裔招生政策走向何方,各方拭目以待。
“哈佛歧视亚裔申请人”诉讼案起源于2014年,在这起诉讼中,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指控哈佛大学在制度上歧视亚裔美国人。
“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认为,在录取学生时,哈佛大学倾向于录取白人、非裔和拉丁裔学生,把学业成绩好、更符合条件的亚裔学生拒之门外,这种基于种族的录取政政策违反了民权法。
然而,这一指控遭到了哈佛大学的否认。该校认为,为创建一个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学校有权将肤色作为招生时的一项考量因素,“哈佛的做法既合法又公平”。
过去4年间,负责审理本案的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多次举行听证会。今年6月,在完成了证据收集后,诉讼双方都向法院要求在案件开审前判决己方胜诉,但最终双双被拒,案件定在10月15日开审。
原告被告所示证据迥然
在收集证据的最后阶段,“大学生公平录取”向法院递交了一份报告,分析了哈佛大学2010年至2015年间超过16万份入学申请材料。
结果发现,即使亚裔的入学考试分数较高,但哈佛招生委员普遍会在亚裔的品格方面给出了较低的评价,以降低他们获得录取的机会。
这份报告分析对照了2010-2015年间哈佛大学的申请和录取材料,其中包括16万名学生的数据。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份报告显示,哈佛给亚裔学生的个人性格评分普遍低于其他族裔:
这份报告显示,在“积极人格”、亲和力、勇气、善良和“广受尊敬”等性格特质上,哈佛给亚裔美籍申请人打出的评分一直低于其他族裔申请人。HarvardconsistentlyratedAsian-Americanapplicantslowerthanothersontraitslike“positivepersonality,”likability,courage,kindnessandbeing“widelyrespected,”accordingtotheanalysis.
“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委托进行的这项分析显示,在测验得分、成绩、课外活动这些录取指标上,亚裔美国学生的得分比其他种族或族裔的申请人都高。但亚裔学生的性格评分却显著拉低了他们的录取几率。Asian-Americansscoredhigherthanapplicantsofanyotherracialorethnicgrouponadmissionsmeasuresliketestscores,gradesand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accordingtotheanalysiscommissionedbySFFA.Butthestudents’personalratingssignificantlydraggeddowntheirchancesofbeingadmitted,theanalysisfound.
报告还称,哈佛早在2013年就知道存在这种情况。学校内部曾有一份报告指出,如果正常评估,亚裔学生在录取新生中的比例应该达到26%,而非当前的19%,但这份报告被哈佛“扼杀”。
“大学生公平录取”公开报告的同一天,哈佛大学也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使用的素材也是2010年至2015年哈佛大学的申请和录取材料,但得出的结论迥异,认为学生的亚裔背景对录取结果的影响“就数据而言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