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撕裂的选民也会如此,特朗普抗疫成效重要吗?或许有一点点,但绝对不能让民主党那帮王八蛋上台啊!老子就是红脖子,不懂什么病毒疫苗,谁知道这是不是民主党编出来骗我的?川普总统说不戴口罩,我就不戴,怎么了,你咬我啊?
如果放到中国,这个口子开了之后,最初或许会有点效果,一些黑幕被揭开。但很快,“灵敏阈值”就会水涨船高,撕裂会快速出现,具体事务很快就没人再以“事务化”的角度去看待了,而是会变成“这东西怎么用来打击对手,怎么对我利好”。
到了这种地步,再“揭黑、批判”已经不一定有用了,因为它的兴奋点已经不够高了,不如意识形态对立有更高的优先级。我支持的就是我支持的,我反对的就是我反对的,休想拿一些什么破事来诱导我改变立场!爱豆是最棒的!
当然,对于这样的社会,也不一定会完全极端化,比如外部或者内部出现了更大的蛋糕,那还专注斗这么使劲干嘛啊,斗且斗着,别耽误先吃蛋糕啊。
比如你是世界第一强国,外面没什么竞争对手,那内部斗就会缓和一些,双方就有可能“较为”君子一些,较为“就事论事”一些,较为在乎“事务本原”一些。
但要是优势逐渐滑落,内部矛盾激烈,吃相也就不一定那么好看了。
这点无论是美国,还是台湾,都是成立的。未来台“穷”之后,内部矛盾也会上升,斗争会更加意识形态化和不顾吃相。
有人总说“民主”社会政府更倾听民意,而中国则是“专制”。其实现在中国发生了什么网络舆情,政府也是很关注的,经常是第一时间就有所响应。
当然,也并不是每件事都如此,也要看具体影响力和解决难度。比如房价这种长期经济事务,骂也不解决问题。在国外同样如此。
甚至某些时候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中国官员没有所谓的西式“民选”经历,才更注重民意。
比如疫情来了,如果民怨沸腾,上级就可能会找你麻烦,过几天就要把你免掉。疫情期间中国处理了不少官僚,有的直接原因仅仅是因为在镜头前答不上问题。
但如果我是四年一次选上来的,你凭什么因为一件小事免我?你也没这个权力啊,总统也不能免了州长啊,而且我是“民意”背书的,等四年之后再“把我选下来”吧。
四年之后,那时候选民早忘了这事,他们往往只能记住距离选举一年内的事情。
如果再和前面说的意识形态撕裂叠加在一起,对具体事务的应对就可以更加迟钝麻木了。几十万上百万人感染,数万人死亡,不但可以不用下台负责任,反而民意支持率还能继续走高。
长期以来,很多对西方体制抱有幻想的中国人,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理解西方,而只是他们脑子里幻想出了一个西方,并以这个想象出的“真空中的球形鸡”制定了一整套理论,再回过头来用这套理论去卡中国,有些“学者”一辈子就指着这个混饭吃了。
如果这次疫情只在中国爆发,可以想象出现在会有多少人用“体制问题”来解释这一切。这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这次疫情把这些人从思想的“舒适圈”里拽了出来,逼迫他们去做独立思考,至于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