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部高层提出为中美“超级大国马拉松”做准备

时间:2020-07-07 11:59:03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2)量子技术。中国正在加大对量子技术领域的投资,其中包括为大学和国家实验室提供数十亿美元资金以及阿里巴巴等国家级企业为量子技术研发注入的150亿美元资金等。美国新安全中心最近一项研究强调,“中国在量子技术方面的进步有可能改变军事和战略平衡。”

  三、美国技术竞赛的对策与不足

  近年来,美国连续发布《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等指导性文件,标志着其正在积极应对与中国之间的大国竞争。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美国已开展了以下工作:①国防部正在制定新的作战概念和计划,将把高超声速、人工智能和量子等新技术的现代化投资作为预算优先事项,并积极改革其采办过程,以更好地利用商业部门的创新。②国会批准了国防部有史以来最大的研发投资,签署促进外国投资委员会现代化改革的立法,以对抗投资驱动的技术转让,并建立了太空部队,以期赢得太空军事竞争。③美国司法部通过“中国倡议”,将起诉中国企业间谍活动作为首要关切。此外,美国国务院正在展开全球运动,以对抗中国的影响。尽管如此,美国政府、私营部门和学术界对大国竞争所做的准备仍不充分。

  (一)美国政府

  作为对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回应,国防部创建国防创新小组,旨在加速将商业技术应用到军队中,并扩大军事供应商的基础,纳入拥有尖端技术的公司。同样,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和美国空军体系等军事部门也在寻求以更快的速度从工业领域引入更多的商业技术。但目前仍存在以下不足:①创新活动投入仅占国防采办的1%~2%,远不足以吸引外部投资者和企业家基于国防需求开展创新活动;②美国政府未将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所有因素结合起来,并与盟友制定综合计划以开展有效竞争;③受持续多年削减预算的影响,联邦政府的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二)学术界

  人才培养是大国竞争的重要支撑,但由于学生更青睐于法律、金融等高薪职业,美国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毕业生大幅减少。据统计。中国的STEM毕业生人数是美国的6~8倍,学术界参与应对复杂国家安全挑战的动力不足。而且,美国移民系统不允许外国学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因此,美国虽然在资助先进STEM领域的外国人才教育,但失去了这项投资的潜在经济效益。目前,大学正在探索与外国资金来源(尤其是中国)建立创造性的合作关系。

  (三)私营部门

  20世纪80年代股东革命以来,私营部门越来越重视利润和资本效率,长期技术研发工作被忽视,美国研发、生产和维护重要系统的能力遭到严重侵蚀。如COVID-19疫情爆发时,美国生产药品80%的原料和97%的抗生素来自中国。私营部门技术研发原动力不足已成为维持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报告认为,要在大国竞争中取得战略技术先发优势,美国资本市场和私营部门需长期关注技术研发,实现从追求短期利润到长期能力开发的转变。

  四、应对“超级大国马拉松”的建议

  为有效应对中国带来的威胁,美国必须采取新的多代竞争模式,其战略应围绕提高美国的竞争力,并与中国长期共存,而非像冷战时期一样分出胜负。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关注以下四个优先事项:

  一是加强对基础研发的投资。近年来,联邦政府资助的研发经费已从冷战时期GDP的2%下降到0.7%,美国必须重新重视科学和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基因工程、自主系统、网络和太空等领域,并通过激励措施和税收政策,刺激企业的基础研发工作,推动新兴硬件企业和制造业复兴。此外,还需与企业、学术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力研发新的技术,积极应对中美“超级大国马拉松”竞赛。

  二是吸引、发展和保留STEM领域的人力资本。政府应通过提供政府实习、就业的机会、减免学费等方式,为STEM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并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美学习,明确绿卡和公民身份的获取条件,保障其培养的STEM人才可为美国所用。

  三是制定综合性的经济治国战略,并建立执行该战略的机构能力。首先,制定一整套政府经济治国战略,核心目标是统筹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等与中国竞争相关的政府组织,打破其各自为政的现状,实现各政府组织之间资本、人才和思想的自由流动,发展充满活力的美国经济。其次,通过制裁、市场准入、出口管制以及前沿军事威慑等手段,整合和灵活调动经济和金融工具。第三,解决当前在生物技术、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和自主性等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此外,还需对“中国制造2025”等进行经济评估,明确其将如何影响美国的产业、就业和经济增长。随着中美经济的脱钩,美国政府还须激励国际社会,动员其他国家和国际机构支持其对未来经济秩序的愿景。

标题回顾:美国防部高层提出为中美“超级大国马拉松”做准备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