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应在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并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②舒心: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中,在大脑调控下,肾上腺素会释放过多,抑制胰岛素分泌,增高血糖。
3肥胖
肥胖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的2-3倍。
肥胖者大多出现身体代谢异常,血脂、血糖都不能充分被利用,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壁变窄、阻塞;另外,肥胖者血液总量增高,心脏每分钟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荷,更易诱发病变。
自测肥胖:BMI=体重(kg)÷[身高(m)]²
正常值:18.5-24.99;>25即超重;>28为肥胖。
另外,男性腰围超过90公分、女性腰围超过80公分,可能预示腹型肥胖。
4血脂异常
据研究证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或总胆固醇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坏胆固醇过多时,会附着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并聚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脱落或是破裂,很可能引发心梗、肺栓塞、猝死等疾病,危及生命。
研究显示,坏胆固醇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2%,全因死亡率可降低12%!
提示:普通人群血脂中总胆固醇<5mmol/L;有一项基础疾病人群应<4mmol/L;合并多项疾病的极高危人群需降至3mmol/L。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进入血液,干扰血液中的脂肪代谢,降低血管弹性,影响血流,损伤血管。
而被动吸二手烟的伤害也是同样的,而且在家里抽烟,地毯、衣服、沙发等都会残留“三手烟”。
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做到不吸烟,还要尽量远离二手烟。
除了控制这些高危因素,“杀手”来临的一些预警信号也要学会早辨识,以降低其危险性。
三、危险来临,有迹可循
1警惕六大中风先兆
①突然的、剧烈的头痛,并逐渐加重
②突然视物模糊或眼前蒙黑,并有重影
③身体一侧突然麻木、无力
④口角向一侧外斜,还流口水
⑤舌根发硬,说不清甚至说不出话
⑥喝水、进食过程会出现莫名呛咳
出现这些信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特别是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
2缺血性心脏病信号
①劳累、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会出现突发性的胸痛,还伴有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
②夜间睡觉时,若枕头过低,会出现胸闷憋气的状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
③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耳鸣,并伴有不明原因的心跳紊乱
出现这些信号时,可能预示缺血性心脏病,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