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觉得最动人的场景,就是当两个同穿着汉服的陌生同袍,每一次在街头迎面相遇时候的,点头致意。
“那一刻真的会感觉世界充满爱。”
这些汉服热现象的背后,究其原因,是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汉服爱好者在经历长期压抑,不被大众理解之后地集体性情绪释放。
年轻人或许身居县城,家徒四壁,内心仍然有浪漫和幻想,希望变成故事里的翩翩公子。
踏入社会的社畜每日为生存奔波,但偶尔穿一件常服风的汉服来公司,上天台拍照,也能唤醒内心深处的古代公主梦。
时针拨回十年前的重阳节那天,在成都最繁华的步行街春熙路上,女孩孙婷穿着汉服用餐时,其着装被人误认成和服。
“汉奸!日杂!我们是中国人,不能穿日本人衣服!”
现场有人逼迫她把汉服脱下来烧掉。孙婷最后身上脱得只剩下一件T恤,躲在厕所。
服装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但服装,也可以成为破除这些隔阂的利器。
如今天猫上汉服专营店数有200多家,再加上淘宝上的中小型汉服工作室,有几千家。如果,当年的孙婷能看到我今天在汉服店评论区的那句话——
“汉服现在只是我们小圈子的暗号,但我希望它能成为民族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