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尼赫鲁曾这样说:“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对我毫无吸引力。”近几年,这个南亚次大陆上的人口大国以其迅猛发展的经济,越来越让世人刮目相看。
然而,自1947年独立至今,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种族矛盾所引发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和教派冲突,却成为印度“大国梦”背后的巨大隐患。作为世界上本土恐怖组织最多的国家,印度东北部及印控克什米尔等地区持续多年的反政府武装叛乱,已成为印度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危险的分离势力
印度媒体11月14日援引情报界人士爆料称,印度民族分裂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领导人帕雷什·巴鲁阿正藏身中国云南。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指责中国与印度民族分裂组织有染。2009年,印度情报部曾宣称“中国机构帮助巴鲁阿在中国云南建立基地”。2004年,印度各大报纸刊登了“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主席拉吉柯瓦向中国寻求避难”的惊人消息。但这些消息最后均遭到中国和印度政府的否认。
印媒为何频繁炒作中国同印度分离主义组织的关系?中国社科院印度问题专家孙士海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印度媒体对中国的不了解、误解和担忧造成的。长期以来,由于中印两国间存在的一些历史问题,加上西方媒体的大肆渲染炒作,印度部分媒体、智库和军政官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不时以“一山不容二虎”的心态,渲染中国正采取各种措施,打压和防范印度的崛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傅小强也认为,中国政府犯不着支持或暗中支持印度的一个分裂组织。“印度长期支持达赖分裂集团,所以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也会以类似方式支持印度的分裂组织,牵制印度。”
据了解,阿萨姆邦最有影响的分离主义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成立于1979年4月,以实施暗杀、绑架、袭击军警等暴力活动而著称,其宗旨是摆脱印度的“殖民掠夺”,成立一个“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阿萨姆国”。“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实力最高峰时达到4000人,拥有自动步枪、机枪和火箭筒等武器,并有自己的网站、宣传和筹款渠道。过去30年来,该组织在阿萨姆邦引发的各种暴力活动已导致1万余人丧生。
“9.11”事件后,印度借国际反恐的东风,加大了对该组织的打击力度,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1月,不丹皇家陆军发起军事行动,击毙和抓获了该组织匿藏在不丹境内的一批头目,基本摧毁了训练营地和据点,该组织主要头目大都逃离不丹。2005年4月,美国国务院将该组织列为恐怖组织。2009年,“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主席拉吉柯瓦被捕,被视为对该组织的沉重打击。目前该组织重要领导人仅剩巴鲁阿一人。
被撕裂的东北
其实,“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只是揭开了印度东北地区众多反政府武装叛乱的冰山一角。印度东北地区现包括阿萨姆、那加兰等七个邦。印巴分治后,东孟加拉的分离使东北地区失去了与印度其他地区联结的陆路和水上通道,边界仅有1%与西里古里走廊相连,其余99%都是国际边界,北邻中国,东接缅甸,西南与孟加拉国相连,西北与不丹接壤。因其战略地位重要,被称为“敏感三角”地带。
印度东北地区分离主义的产生有着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原因。英国殖民者侵入印度东北地区后,开始从印度其他地区引进大批行政人员、种植园工人和农民。特别是从19世纪末起,东北地区出现大规模移民潮,尼泊尔人、孟加拉人和缅甸人从东西两侧大举涌入,该地区的文化和人口构成趋于复杂。外来移民的激增对原住民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构成挑战。1947年印度独立后,政府大力推行国家认同,与当地原住部族认同发生强烈碰撞,分离主义顺势而生并愈演愈烈。
由于该地区聚居众多部落民族,汇集多种语言、宗教和文化,宗教和民族矛盾相当尖锐,再加上经济落后和发展不均衡,因此成为印度分裂恐怖活动的“重灾区”。据印度安全部门统计,目前至少有50个大大小小的叛军组织活跃在印度东北部地区。而“波多民族民主阵线”和“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阵线”与“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并称为东北部地区三大反政府武装组织。他们时常联手袭击当地军警和政府,成为印度中央政府的“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