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云
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湘云作了两首“咏白海棠”。
今天来赏析她的“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蘅芷阶通萝薜(bì)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蘅”和“芷”都是“香草名”。
“萝薜”是“攀援的蔓生植物”,也指“女萝”和“薜荔”。
唐代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就有“密雨斜侵薜荔墙”。
有的时候“萝薜”也指“隐士的服装”。
也有版本说是“萝薛”,当然也都是植物的意思。
种满蘅草和芷草的台阶通向种了萝薜的门口,它们既适合生长在墙角也适合生长在花盆内。
《红楼梦》中的一个匾额题字就叫“蘅芷清芬”,原文中为贾宝玉所作。
元春省亲时赐名为“蘅芜苑”,后来变成宝钗的住处,是一个十分清幽的地方。
就是说这些常常代表美好品质的香草具有隐士的品质。
它们既可以在墙角也可以在花盆内生长,似乎表现出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处世之道。
湘云是十分喜爱宝钗的,这两句话也可以看做她对宝钗的赞美。
而下面“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就又可以看成是说黛玉了。
宝玉的“咏白海棠”有“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对比“钗黛”,湘云的“咏白海棠其一”中也有“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可以用来对比“钗黛”二人。
更觉得这两个人的“咏白海棠”诗作中会对比“钗黛”二人,或许是因为我觉得湘云和宝钗走得近一点,宝玉和黛玉关系更亲密一些。
当黛玉嘲笑湘云咬舌吐字不清,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时,湘云反击:“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
而且她也说过:“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无妨碍的。”
后来,湘云到贾府也要和宝钗一起住。
而宝玉对待“钗黛”,也有他“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当然,他们的诗作中主要还是突出每个人的特点。
而且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钗黛”二人是并列第一的。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白海棠)因为偏爱高洁所以难以寻得佳偶,人也因为对萧瑟的秋天感到伤悲而容易生发悲哀之情。
而这“寻得佳偶”,也是一种“觅得知音”的体现。
就像湘云觉得黛玉是因为常常“心窄”而总是苦恼,总是觉得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总是哀哀凄凄。
湘云
何况黛玉她又多病,还不懂自己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