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虽然都称之为「父母」,其实是条件大不相同的一群人,有的父母有能力也有时间教养孩子,有的只有能力没时间,或是有时间没能力,亦或是两者皆无,但是,永远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那些条件、教养方式和我们不一样的父母,他们不过选择走的道路和我们不同罢了。
最后,我终于愿意放下所谓的评价,战胜心里的那道曾经过不去的坎,顺从老公的意思,送双宝去晚托班了,这并不意谓着我从此可以当甩手党父母,相反地让我更兢兢业业,密切与晚托班老师保持连络。
老实说,晚托班真的没办法完全替代亲职,我不会放弃经营自己和孩子的亲子的关系,某些生活上的责任、心理上的陪伴与支持,还是得依靠父母。
把孩子送去晚托班,我只是在教养上多了一个分担与合作的伙伴,让我有时间把注意力和重心平均分配,不再过分专注于妈妈的身份,重拾被我忽略牺牲掉的「做自己」「为人妻」的角色,多点时间爱自己、另一伴,经营自己还有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