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小老师,相对腼腆,声音很小,下面的学生便要求其声音大一点,其间不乏戏谑的成分,却也不乏真诚,我就听之任之,讲台上的老师潜意识的便抬高了音量。
有的学生看着文文弱弱,但走上讲台立马变了样。张同学给我的映像比较深。之前在我的课上,剪指甲,吃零食,给我脸色……而站到讲台上的她,小小的个子爆发出神奇的能量,布置作业,巡视检查,个别指导,做的像模像样。有同学讲话,她的一句“别讲话”似乎像葵花点穴手一样点住了讲话学生的某个穴位,让其忽就闭上嘴巴,安静下来。
老师让我坐到他腿中间 男老师在我的腿中间喘息
也有的小老师会忘却自己老师的身份,和同学聊起天来。或许她们所期待的老师就是这个样子——能够和她们聊成一团的老师。有的班级学生活跃,临时老师驾驭不了课堂,下面的声音比盖过了老师的声音,于是我便化身纪律委员,拿着座次表佯装要点名就可以让她们安静下来,继续上课。
我就坐着,坐着认真的听,认真的看,坐着时光穿梭机认真的想象着她们真正以“老师”的姿态站在讲台上的模样。
上部里的公开课,也是胆大的邀请三个同学到讲台上来领读课文。可能是由于教室后排坐满了听课的老师,三个小老师分外的拘谨起来。对她们是一种挑战,也给予她们自信。
而不管好与不好,我总是对她们说:慢慢来,慢慢来,练习的机会还很多,下次会更好”。是的呀,在中学阶段,她们是班级里的丑小鸭,是被漠视,被嘲笑,被冷落的对象。自信,自尊甚至自爱都被她们包裹上厚厚的茧。
而如今需要她们剥茧抽丝,历练自我,何尝不需要她们自己和我们老师给予她们更多的耐心,包容,接纳呢。
即使自己的状态一天天好起来,是不是也可以来个“十分老师”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来体验一下老师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