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祥林嫂,我总觉得鲁迅先生有点生不逢时,虽然《祝福》这部作品已经是相当的成功并且入木三分了,但我觉得,倘若他遇到了陈福同志,那必然将取得更伟大的成就。因为祥林嫂比起陈福来,实在是不够3D,也就是说祥林嫂太过于软弱而连基本的抗争精神都丧失的一干二净,这一点陈福就完完全全地胜于她。事情是这样的,领导上分配下来,要将陈福调去别的部门,这件事从陈福写文案的事看来,他是一早就已经知道了的,但是得知这个事情尘埃落定以后,他就开始抗争起来。“这件事情,完完全全就是荒谬至极!领导们从头到尾问过我一丝一毫意见吗?他们知道我愿意呆在哪个部门,愿意和谁一起共事吗?他们有过一点一滴的对我的尊重吗?”陈福没日没夜的在办公室里愤慨着,大家都劝他,这毕竟是领导上的决定,我们都是替人打工的,因为身份不对等,所以尊重也是不存在的,况且领导上的眼界,毫无疑问要比我们高,不然又岂能在那个位置上泰然处之呢?“这完完全全就是荒谬至极!”于是他又开始引经据典起来,“《独立宣言》就说了,人人生而平等!现在是社会主义当道,少把资本主义、官僚主义那一套臭东西用在我身上!这绝绝对对不可能行得通!不行,我下了班就要去找领导,要找他好好评评理,实在不行我就去他们家堵门,看他们怎么给我个说法!”
由此可见,我们和陈福比起来,我们便更像是祥林嫂,一样的软弱,毫无抗争的精神,习惯了逆来顺受的生活,把自己当成一只猪一样任人圈养,然后宰割。这一点上陈福就显得超凡通俗,与我们和而不同。他敢于向不公平的境遇发声,呐喊,虽然场所只限定在我们的办公室,呐喊的对象只是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同事,但是至少他敢说出来,这就很厉害,虽然他也不管我们受得了受不了。于是发展到后来,他一叫嚷起来,我就赶紧摸出烟来,一边嘟嚷着“最近烟瘾可真大,出去抽支烟透透气”,一边往门外跑。大家也都找各种理由一哄而散,只剩下他一个人说单口相声,连一个捧哏都再也没捞到。
后来我问他,“陈福,调任的事你和领导上商量的怎么样了”。他便开始胡诌道,“古人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后面是什么“人固有一死”云云,这时我就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完完全全定下来了,他并也没有真正去找到领导讨个说法,原来他跟我们也差的不多,最终依然是逆来顺受的命运。不过是因为擅长旁征博引而略显得更悲壮一些罢了。
但陈福也不总是惹人讨厌。虽然他有时候爱使唤人,但毕竟最后未收到任何的成效,所以这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颐气指使。而且每当远远地看见领导时,他便早早地将身体站得笔直,将整个上半身折下去,形成一只标准的直角量角器,然后把头低到脸快要贴近地面,响亮地喊出一句“领导您好”!这时候,他身上的优良教养就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知道陈福依然有其谦卑温驯的一面,只是因为我们过于庸俗粗鄙,他便不舍得用在我们身上而已,就像没有人愿意用纯黄金纯手工打造的宝贵勺子去舀粪坑里的屎橛子一样,这就叫物尽其用,适得其所。这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并不能怪罪到陈福身上。况且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的优点。例如每次吃饭时,他可以一个人吃一斤米饭加四个主菜,这就表明他胃口相当的好,要是一个人胃口好,你就可以基本断定他是一个乐天派,因为我从来没有见到哪一个忧心忡忡的人还能一面把脸皱成一团,一面撅着嘴吃下半斤干饭来。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知道,现在社会上所谓的吃货,都是天然的乐观主义,这便又是一件收获,足以可见我是一个细心观察生活的人。而且每次跟他坐在一起吃饭时,我自己的饭量都会比平时大大增加,由此可见,陈福本应该去饭店里做销售,来到这公司上班反倒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在列车上与军人翻云覆雨 军警的大棒在我体内漫画
伟大的女作家萧红说过,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这句话就是为陈福而写的。陈福中午下班后从不午休,据说一旦心情好了,晚上也可以不休息,他常对我说,伟大的革命领袖毛主席说过,我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我们身上。你见过哪一颗太阳萎靡不振、睡意昏沉的?这时候我就有了疑问,因为我只见过一颗太阳,作为统计学来讲,这实在是没有对比的意义与价值,所以他的问题我也一点都回答不上来。但是,每天早上、中午一到办公室来,我就准见到陈福同志趴在桌上睡觉,然后留下一桌的哈喇子,其实这都还好,但我实在受不了他的鼾声,就像是晴天里的霹雳,因为我从小就胆小如鼠的缘故,最害怕打雷闪电这类事情,以前一遇到打雷闪电便要往我妈的被窝里钻,但是在办公室里,就无法做到钻被窝这件事,于是我就总觉得心惊胆寒,无助感油然而生。这时候陈福同志又会说,没有力气休息好,哪来力气干活呢,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这就是在磨我身体这把利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