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说,你永远不要和一个有文化的、懂得诗词歌赋的人一起交流,因为他总能说的你百口莫辩,甚至他说太阳是围着地球转的,你也毫无办法。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过人之处。不然当年的诸葛孔明又何以能舌战群儒呢!所以到后来,我也不再跟陈福讨论任何东西,如果是他主动提出探讨的想法,并抛出了问题来时,我便开始学着循着他的说法去赞美他,这样最后得出的结果自然是他的想法不仅毫无问题,而且经过我的一番准确精彩的马屁后,就更显得弥足可贵。
陈福调去别的部门以后,我就很少再看见他了。只是偶尔在食堂吃饭时还能瞥见他一眼。但每次见到他时,他都伫立在食堂门口,不是将身子直得像一个电线桩子一样,就是将身子折得像一个直角量角器一样。我有时会感到过于惊诧,便走上前去问他,陈福,你没事老折磨自己身体干什么呢?但他却对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口中一直念念有词“领导好”!这时我才明白,他又开始展现他的优良传统来了,于是我只能赶紧涨红脸羞愧地躲开,并感觉他已经与我们完全地不一样了。
最后一次听说陈福先生,是在他调去别的部门之后。听别人说,他在那里并没有待多久,便执意要走。他们部门的小张告诉我说,走的那天,陈福一边收拾桌上的行李,一边对他说道,这份工作确实是越来越不适合他了,他思前想后了整整一个月,终于觉得还是做一名公务人员比较合适,因为毕竟他虽然不能称作是满腹经纶,但肚子里总是有一些墨水的,总还可以写一点让人一头雾水的东西,在这里呆下去不可置疑的是有一些屈才,于是他便决定辞职走掉了。我听了以后觉得陈福说的有一半对,有一半不对,对的方面是他确实是天生就应该去干公务人员,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这一点天赋我们虽然都没有,但是也不能怨天尤人,因为毕竟老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看来是因为受了陈福先生的影响,我也开始变得文质彬彬、咬文嚼字了起来,从这也足以窥见出他深远的影响力来)。因此我们虽然没有写东西的长处,但至少还可以卖点力气活赖以生存。但不对的方面是我觉得陈福不应该在当下这个时代去干公务人员这份职业,这就有点病急乱投医的错误了。他应该穿越一下,去一下唐代或者宋代,当他在那里作出“噫嘘吁”这样的文章来时,就一定能获得满堂喝彩,尔后被大家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以致前途无量了。这使我对于陈福先生的生不当时产生了一些同情。
关于陈福先生的事,大概就只有这么多了。自从他走掉以后,我们便再也没有见过一面,没有打过一次电话,好像这个人从来就没出现在我的世界里一样,整个办公室的同事似乎也跟我有一样的想法。这使我有时会莫名感到伤感,原来俗话说的人走茶凉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的,在陈福这件事上就体现出来了。既然人一走掉,以前的人便马上就能把他从记忆里自动抹掉,那人生在世的意义又在何处呢?这使我陷入了深思,而且好像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但最后,我还是终于从陈福先生留下的那本手抄版员工守则上找到了一点人活着的意义,大概就是不管是抄是写,总要留下一点东西来吧,这样别人也能够通过睹物达到不自主地思人的目的来,妄图通过消除记忆来忘记一个人这种事情也就显得事倍功半了。于是我开始拿出陈福先生的手抄作品,临摹起书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