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分钟后,班长几乎用颤抖的声音喊“standup”吴能“Goodmorininggirlsandboys”同学们“GoodmoriningMr.wu”,班长“sitdown!”从小学就开始的开场,学生们语气里都带出了不自信。
讲课过程可想而知,那些好学生也被后面坐着的8个大神吓的六神无主,一个个呆若木鸡。每每吴能抛出去的问题,都石沉大海,尴尬的沉默如瘟疫传播开来,连掉笔的声音都震耳朵。屡屡的启而不发,吴能只能改成个别提问,效果依然惨淡,吴能恨不能把答案变成粉笔头,一下抛给学生。
最要命的是,吴能一紧张把what写成了where,本来是“你叫什么名字?”现在翻译成“你的名字在哪里?”瞬间,吴能的汗就出来了,慢慢聚成一快,感觉要淌下了一般,又没有合适的机会去擦,只好听之任之。
幻灯片一张张放着,在吴能脑海里一步带过的知识,变的举步维艰。本来为精彩而设置的各种亮点,漏的漏,掉的掉,学生一下子不适应这么花哨的课堂,一脸茫然。就这样,下课铃突然响起,课还没有讲完,吴能一怔,草草收场,慌乱间还把板擦扫到了地上,弯腰去拾,那一滴久违的汗,不偏不倚的正滴在皮鞋上。等他起身,老师们正陆续搬着凳子撤走,从他们的脸上,吴能看出了“失败”。
主任临了,就一句话“校长,在办公室等你。”吴能脚下跟注了铅一样,平时恨透了的台阶,现在恨不能走不到头。敲门前,脑海中只剩一根稻草——英语,校长听不懂。
校长的口气不是特别严肃,提的意见也比较中肯。第一,课件太花哨不实用。第二,反应平平,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口语不行,离专业差得太远。第四,上课太紧张,课程安排不合理,没有讲完。
领导边讲,吴能边点头,实际上,问题也确实存在。最后勉励说“年轻人嘛,讲不好也是在情理之中,慢慢的多听人家老教师讲课,水平也就上来了,争取一周最少听老教师一节课,不一定光听英语,主要是学习人家在课堂上的那种从容。”吴能听到这,涨起了胆说“校长,我们几个新老师都很想听听老教师的课,但没有‘尚方宝剑’,总是吃闭门羹。”说着,尴尬的笑了。校长一听,立马给王主打了电话。
“妈妈你怎么悄悄地就走了呢”
“是因为妈妈没跟你说话就走了所以你中午哭着要妈妈吗”
“是呀”……
中午,张老师问我在不在,希望能够视频,“只有爱女中午不想睡觉,哭着要妈妈,要给妈妈打电话”,“估计视频后会更严重”,我觉得,“背着书包不肯睡觉”,视频还是发过来了,张老师不停给姑娘擦眼泪、鼻涕,“妈妈现在上班,等张老师给你们放学了,爸爸妈妈肯定准时接你”,这个意思重复了三遍,结束了视频,张老师立马给我消息,视频后就没哭了,情绪稳定些了,十多分钟后忍不住问问老师情况,第一天上幼儿园,没有冬天午睡的习惯,我知道这个中午够折腾,“她不睡,要她睡觉就哭,在和她聊天,同她聊天还挺有趣,其实她也想睡了”,还没等我回复,“太快了”,原来女儿秒睡了,意料之外,竟然睡了,恐怕也是哭累了,但我不往这方面想,老师发过来小视频,抱着睡着了的姑娘,真的很感动,为人母,也为人师,老师抱着不睡的女儿聊天,用被子裹着她只探出个头,女儿安心地睡在老师怀里,这就是有心、有爱的工作,相信女儿会慢慢地少了对新环境的恐惧与离开妈妈的不安……
“幼儿园有好玩的玩具吗”,“我没玩”;“玩游戏了吗”,“没有,老师讲了故事”,“等下回去跟妈妈讲讲好吗”,“好”;“中午吃饭了吗”,“我没吃……哦,老师喂了我两口,张老师喂了,黎老师也喂了”;“点心怎么没吃呢”,“我拿回来带给我弟弟吃……妈妈你帮我撕开,我现在吃了”;“尿尿了吗”,“我没有,我一天都没有尿尿”;“中午睡了吗”,“我没有,我的小床写了我的名字”,“没睡小床,张老师抱着你睡的吗”“嗯,睡在张老师的床上”;“妈妈看到有些小朋友额头上贴了红花呢”,“是呀,老师说我们太听话了”,“崽崽没有吗”,“被我撕了呀”,一边做出老师给她贴红花时她的表情,“妈妈学校都没有这样的红花,明天能带回来给我们看看吗”,“妈妈你们学校怎么没有红花呢,好吧,明天我给你看,我不撕了”。接下来就是不停地“妈妈……妈妈……”,和我说老师讲了小公鸡和小猪猪的故事,但是她不想听,说幼儿园的菜她不认识只知道有白菜和肉,说有些小朋友要老师把尿,说张老师和黎老师都和小朋友们扎头发但是没给她扎,黎老师扎的头发特别漂亮,她也想扎(短头发,顺势问她要不要留长发,表示非常愿意,建议她明天带皮圈,告诉黎老师帮她也扎头发)……回来嘴巴就没停,晚饭食堂吃的,比平时吃得多,可能果真有些饿了,然后晚上继续搜罗各种水果、零食,临睡还喝了牛奶,建议她晚上早点睡,明天要早起上学,没有拒绝,并表示幼儿园离妈妈学校近,爸爸妈妈可以走路接送她,不需要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