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书家丧事照办,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只有手臂上一直未愈的爪痕,始终提醒着颜世贤,那猫还会再回来的。
颜夫人下葬那日,丧队行到一半,忽然山风大作,飞沙走石,有一白衣女子自黄沙中走出,望着姜蠡伸出一双茅荑道:“颜大人,黄泉路上太冷清,夫人想邀您一起同行呢。”
颜世贤似受了蛊惑竟真的朝她走去,迷迷糊糊间有人拍打他的脸,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昏迷了。
彼时黄沙已散,山谷里唯有阴风阵阵,寒冬腊月里,很是瘆人。
自那以后,颜世贤去寺庙里求了串佛珠戴在手腕上,开始求佛念经,说是为夫人祈福。
传闻颜太守与夫人感情甚好,颜夫人年芳十六岁嫁入姜府,至今已有十年,一直没有子嗣,太守也不放在心上,十年里他未纳过妾,待她始终如一。
朝中大小宴会,颜世贤总要带着夫人一起,两人总爱贴在一处窃窃私语;不论什么节令,只要哪里有美景哪里有热闹,颜世贤总要带着夫人去游玩一番,可谓恩爱非常。
可是颜夫人却早死。
三年后,颜世贤与圣上的公主殿下结亲。
成亲当日,公主坐于新房,听见有猫叫声,掀了盖头去看,也不知看见了什么,吓得尖叫,当即昏了过去。
且说颜夫人死后,颜府再没有过有猫,新夫人听见猫叫,实在奇怪,更奇怪的是,公主醒来后性情大变,原本张扬跋扈的一个人,变得冷冷清清,寡语少语起来。
第二年,公主诞下一女。
生产时颜世贤就候在门外,听见婴儿哭声,慌忙入屋去看。刚从稳婆手中接过孩子就吓了一跳,那孩子一双眼睛是异瞳,颜色与当年那只猫一模一样。
颜世贤手一抖,差点将孩子摔死在地上。
孩子疼得哇哇大哭,稳婆忙抱起来,一边安慰孩子一边问颜世贤:“大人,虽说生得不是个小公子,但毕竟是公主之女,身份娇贵,您也不必这样生气呀?”
颜世贤再看,那双眼睛分明又是如墨一般的漆黑,和方才所见完全不一样,他疑心自己看错了。
孩子取名青雪。一转眼青雪慢慢长大,颜世贤看着,不知怎么的,越来越觉得这孩子的眼睛像极了他死去的发妻。
小青雪八岁这年出府玩耍,在街上见到一只受伤的黑猫,带回府中医治,恰被颜世贤看见,他忙将孩子拉到身后,拔出随身佩剑,一剑挥下就把猫砍死了。
猫的血溅到青雪的绣鞋上,青雪吓得大哭,当日就高烧不退。公主得知,疯了一般,惊动了圣上。
颜世贤请了大夫来看,却都没有用。
第二日,青雪开始胡言乱语。
第三日,已有离魂之兆。
圣上施压,家中混乱,万般无奈之下,颜世贤想起了当年的道长。
道长说,是那猫妖阴魂不散回来报仇了。
这一年,距离颜夫人死时,已过去十二年。
颜世贤也不再是太守,他已官至丞相。
那猫妖想必元气已经恢复,之所以不动颜世贤,是畏惧他手上的佛珠,颜世贤问要怎样才能救回女儿,道长说是颜世贤自己的孽债,要他自己去还。
换言之,一命抵一命。
颜世贤犹豫道:“就没有别的办法?”
道长抬头看了看天,摸了摸灰白的胡须,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颜世贤愤怒,“区区一只猫而已,竟敢威胁于我?!道长的法力难道不如那猫,不能将她生擒?”
他道,“只要你能将她生擒,不论多少银两我都给你。”
道长无奈道:“贫道只能尽力而为,如若不能,大人还请好自为之。”
于是道长在颜府布置阵法,黄昏时,已找到了猫妖的踪迹,道长一路追去,八卦镜下,不见猫,只见到一道猫影闪过,道长眼疾手快,手中利剑已出。
只听见一声猫叫,地上渐渐幻化出一个女子形态,白衣素缟,正是颜夫人下葬那日黄沙中那女子。
她一双眼睛是异瞳,美丽而诡异。此时捂着腹部,恨恨地看着道长。
她说:“这世上之所以奸佞横行,就是因为多的是你们这些黑白不分的人!”
道长说:“你修行不易,这样害人只会坏了自己的修行罢了。”
“甄小姐于我有恩,就算为她搭上性命,我也甘愿。”踏雪道,“颜世贤这等丧尽天良,忘恩负义之人,就活该天诛地灭,可是苍天无眼,小姐枉死,他却活得逍遥自在,何其不公!既然天不诛他,我来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