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心里说:小雀,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不用朱成宇想,他也知道,他这一被抓,家里的天就塌了,更别说家里粮食也被抢了大半。这还是他被抓这来当壮丁,长官才给他们娘几个留了一小半的粮食。他心里无比焦急,却又无可奈何。他不想死,所以他不能逃,一旦逃了又被抓了,他立马就会被这群人给毙了!
却说小雀带着三个孩子在家里,家里少了一个主劳力,日子自然艰难。更让人难过的是,第三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这一年,偶尔有当年被抓壮丁的人偷溜回家,都说国民党马上就要大败了,还有人说很久没有见过朱成宇了,可能他已经死在战场上了。这三年,朱成宇一封信也没有。村里越来越穷了,没有粮食,连树皮都啃光了。
公公婆婆为了省着粮食给儿子孙子吃,瘦得皮包骨头,不得已吃了观音土。观音土吃多了肚子涨,最后两人活活被饿死痛死。小雀忍着悲痛,在村里人的帮助下,安葬了公公婆婆。
老村长眼见着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了,就动员全村人出去逃荒。“在家啊只能活活饿死,可是走出去了还有个活的希望。大家有亲戚的去亲戚家投奔!没亲戚的就往富裕的地方走。”
小雀带着三个孩子和小叔子,跟着老村长他们一起走上了逃荒之路。一路乞讨挖野菜,缺衣少穿的,她的三个孩子相继得了病,而好不容易求来的大夫宣告得的是天花后,怕被传染,村里人开始离她们远远的。怕传染别人,小雀也自觉地将自己和孩子于众人隔离开来,小叔子也被她托付给老村长照顾。只有隔壁的大娘,以前出过天花,不怕被传染,陪着她一起照顾三个孩子。自从三个孩子生病,她得眼泪已经流干了,然而,小女儿和小儿子最终没有挺过去。看着躺在草堆里昏迷不醒的大儿子,小雀只觉得自己的心都碎了,只想跟着孩子一块去。
她几天水米未进,只默默坐着,隔壁大娘见情势不对,不停地劝她,“你要打起精神来,你家大小子还需要你照顾。成宇估计也不在了,你总的把大的留住给他留个后吧!”她这才打起精神,悉心照顾起大儿子来!
幸好,大儿子由于年纪稍大,抵抗力好,最终挺过了这场天花,慰藉了小雀,终是让她鼓起勇气来面对一切!大儿子病好以后,她和隔壁大娘一起来到了一处村庄,这里田地辽阔,一望无际的稻谷马上就要到丰收了。小雀和大娘都一阵欢喜,求着村里人收留她们。
村里的人也比较好心,见他们孤儿寡母的,就将空置的土地庙给他们住,好心的人家送了一些粮食给他们,小雀也出去打些短工,勉强糊口!村里的大婶们听说小雀的丈夫出去打仗杳无音讯好几年了,都自觉将她当作寡妇看。有些还跟大娘打听她有没有再嫁的心思。
村里有个光棍,已经二十八岁了,之前由于家里父母都生病,为了吃药,欠了很多钱,知道情况的姑娘都不愿意嫁给他。前年,父母都去世了,他也很努力干活,将欠债还得差不多了。那个男人,小雀也知道,他个头不高,身体健硕,见她们孤儿寡母,时不时会帮忙挑水送柴。
见是他托人来说媒,大娘也劝她,“雀娘,我知道你和成宇感情好,可是他这么多年没有音信,八成是不在了。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你家小子考虑,他越来越大了,吃得也越来越多,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你这样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养得活他,再说你还有个小叔子呢,明年春后,老村长他们肯定要回老家得,到时候捎信回去,让你小叔子也过来。”
小雀摇头啜泣,默默不语。可是当她看到自己儿子,瘦得皮包骨头,看到村里其他小孩拿着白馒头吃时眼露羡慕,却安慰自己说不饿的时候,眼泪再也无法控制就流了下来。
回过头,小雀就对大娘说,“我同意这门亲事,但是在此之前我想和他谈谈。
男人姓陈,叫陈霄。他听闻小雀同意这门亲事,且要和他谈谈时,也很是高兴。
他借着送柴的时候,进了小庙,对小雀说:我听说你找我!
小雀看着他,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选择我,你其实可以选个未婚姑娘的。不过如果你和我在一起,必须要把我的儿子当亲生儿子一样对待。我还有个小叔子,逃荒的时候走散了。如果以后,我找到了他,且他愿意来这边,我希望你可以接收他。这些你愿意吗?愿意的话我们就成亲,不愿意的话就当我没说过!
男人喜不自禁,连声说:我愿意我愿意。他在第一眼看见这个妇人时,就对她心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