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好两天的车费。
杨建微嘲一下,低头刷起百度热点和QQ看点。
杨建的母亲杨红梅是普通蓝领,一个月大概不到四千的工资,其实如果她丈夫能和她差不多,杨建一家的生活不说多滋润也不会太烦恼。
杨建父亲是个油漆匠,年轻时从外省过来打工,听说是看到杨红梅骑自行车长发飘逸的背影然后沦陷,成了倒插门。
听亲戚说,一开始杨建的父亲还是受很多人看好,在近二十年前每年收入能破万应该的确不错,不过后来就怠惰了下去,甚至染上赌瘾。
后来某天被杨建母亲发现在外面竟然欠了三万元赌债,大闹了一番,关系近的亲戚也来帮忙说场,才开始收敛。
小时候的杨建几乎天天听到父母的吵架声,偶尔晚上闹得厉害,第二天他哭着翻开家里的抽屉,看到里面两本结婚证还端正地摆在那里才松了口气。
小杨建很想找电视里的老娘舅来解决他们家的问题,但他不敢,也怕被人笑话。
杨建记得那时候杨红梅还是会哭的,后来很少再见到,所以他很佩服自己的母亲。
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带了几分同情和不甘。
在懦弱中成长起来的坚强,谁也不知道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因为最近杨建父亲在倒腾小龙虾,一周也只有一两天回家,所以晚饭只有母子二人。
在农村,肉类食品无非只有鸡鸭鱼,但即使是这些,杨建今天也没能吃到,餐桌上摆的是一道番茄蛋花汤和一盘红烧茄子。
杨建已经满足了,不是自己做的没有资格挑食。
杨红梅听到儿子今天没有收获,眼里的光黯淡了些,但没有出言责备。
有什么好怪他的呢,高三毕业生们要么在工作要么在旅游,唯独他还不知方向。像在茫茫大海里遇见了迷雾的渔船,那座灯塔也恰好失了光芒。
况且杨建能够主动自己出门,已经出乎她预料了,想到昨日儿子还自信满满开始盘算暑假的总工资,杨红梅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但她显然不能真的笑,只好唠一下别的家常。
静谧的夜,是悲伤的代名词。
杨建很少熬夜,初中时期每天凌晨两点起来补作业的习惯已经让他的脸深受其害。
不过最近,他睡得很晚,醒得很早。
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前女友可能有了另外喜欢的人。
很多人都说,不要固执地去坚持不该坚持的事,挽留不该挽留的人。杨建不明白,如果你没有用尽全力,怎么知道答案。
或许当你浑身血污,蓦然回首,那个人果真在灯火阑珊呢。
她的空间说说还未挑明,杨建依然保留着希望。
林镇才是童年杨建最向往的地方,他每年的新衣新鞋都是来自这里,知道特步要比安踏更贵。
林镇前几年刚刚扩建,超市、餐厅的规模和数量都不是菱镇可比的,所以杨建充满了信心。
当踏下公交的一刻,忐忑再次上涌。
杨建很清楚自己的性格并不擅长应聘,就像他是一只猫,为了地盘的划分必须要去和狗谈判。
但如果他只躺在床上,手边可没有馅饼填饱肚子。
离车站不过走几步的地方,有一家较大的快餐连锁店,大门边上和菱镇华莱士一样贴着招聘广告。
杨建不知道这张纸被路人看了多少天,不过至少没有发黄的痕迹。
这里对他来说其实是打工的最佳地点,咬着唇磨蹭了良久,把联系电话记了下来。
杨建心想既然都到这里了,就该择优而选。
好像是觉得很有道理,确定地点了下头,开始步行林镇,和在菱镇一样。
昨日是绵绵的小雨,今天却是中天的烈日。
只要找到工作,被晒了又怎么样。
杨建没管,出门前也忘了涂防晒霜。
兜兜转转一上午,太阳在慢慢移位,杨建也在不断移动。
最终他看中了三个地方,开始的那家快餐店、一家川味火锅和一个大型超市。
本来林镇也有家华莱士,但杨建看到上面的要求有一条“形象佳”就打退了堂鼓。
超市里的员工彼此不会有太多的交集,所以杨建先去了那里。
这家超市在新扩建的地段,几年前扩建的事对林镇人来说还是挺轰动的,生意也异常火爆,不过因为没有过硬的特色留住大家的新意还是很快就衰退了。
几十家门店还处在开业状态的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