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从车窗吹过,“呼呼”作响。那束野花在女孩胸前摇摆不定,花香混合着女孩特有的气味飘过来,令人迷醉。
郑远又和女孩耍了很多贫嘴,终于知道了她的名字:赵英。
赵英很丰满,皮肤白皙。她骨子里具有外向的性格,可是话语并不多,表面安静,总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郑远喜欢写作,因此,他的住处有很多报纸、杂志。其中一些是自己买的,还有一些是他在上面发表文章后,出版社送的。
那个年代,报刊还是个奢侈品。一是因为少,一些偏远的地方根本买不到;二是因为穷,人们生活还不富裕,哪有闲钱买这些没有用的东西。
可是,赵英偏偏喜欢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她隔三差五就来蓝草畔找郑远借阅。
有一次,她在一本《小说周刊》上看到了郑远的名字,就问:“这个郑远是你吗?”
郑远接过那本杂志,打开,指着书中某个地方,反问:“这个赵英是你吗?”
赵英没想到郑远把自己写进了文章里,又惊又喜,不好意思地说:“这个赵英不一定就是我啊。”
“还有别人叫赵英吗?”
赵英不再回答郑远的问题,岔开了话题:“这个名字忒俗气,重名的又多,我想换个名字,你帮我起一个吧!”
在赵英的心里,郑远早已变成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她决定追他。
“吱……”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打断了郑远的回忆,大巴停在了路边的杨树底下。
郑远透过车窗往外看,太阳开始西沉,一望无际的原野笼罩在凝重的金黄之中。附近没有人家,郑远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
司机下车,过了一会儿上车拿了几件工具,又下去了。
这一次,乘客进入了漫长的等待。
天色黑漆漆地压下来。
终于,司机垂头丧气地回到车上,对大家说:“车坏了……”
乘客们顿时乱了,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下黢黑,大家怎么办?
司机提高了嗓音:“不要慌,我和总公司联系过了,已经派车过来了,不过要等上一些时间。路途近的就别等了,自己想想办法吧。前面就是三合镇,沿着大路走,还有十多里,如果超小路,只有二三里,很近的。”
说完,司机用手指了指那条小路。
郑远毫不犹豫地下了车,他的目的地正是三合镇。
小路的入口在大巴车的不远处,两颗大杨树之间。郑远快步走过去。
这是一条很窄的小路,在夜色里时隐时现,它耐心地向前方延伸着,像一把弯弯曲曲的刀。
“咕隆,咕隆……”他的行李箱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发出单调的响声。
走了一段,郑远发现自己的身后没有一个乘客跟过来。四周越来越静,夜色越来越浓。
路两旁不再是高大挺直的杨树,而是丑巴巴的榆树。它们戗毛戗刺,歪歪扭扭。排列也没什么规律,三五一堆,嘀嘀咕咕,审视着从它们面前走过的郑远。
郑远有些恐惧,恐惧使他加快了脚步。
走着走着,郑远发现脚下的路好像突然被人掐断了,一片陌生的白桦林挡在了他的面前。
走错路了。
二十年前,他走过这条路,印象中,并没有这样一片桦树林。
白桦林旁边,有一座孤坟,墓碑高大,坟上飘着纸幡。
“哗啦啦……哗啦啦……”风吹幡动,声音令人毛骨悚然,郑远后背一紧,打了一阵寒战。
不怕,不怕!一个大男人有什么好怕的。郑远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他找了一个土堆,站上去,向四处眺望。
右边,远处,是一片黑压压的树,那树高大挺直,嗯,应该是杨树!郑远记起来了,去三合镇,要经过一片杨树林才对!
他认准了方向,朝那片杨树林走去。
那片树林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却很远。望山跑死马,说的太形象了,空旷的原野会欺骗人们的视觉。
郑远走了很久很久才走近它。
可是,等他看清它之后就惊呆了:挡在他面前的竟然还是那片陌生的白桦林!那个高大的墓碑,黑糊糊的,好像一张逆光的脸,它头顶的纸幡白晃晃的,哗哗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