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出息的儿女在远方,不好的孩子留在他们身边。
母亲说的那个不好的孩子
就是大姐,大姐几岁时因发烧高烧不退,引起病毒感染,当时医疗条件差,没有打预防针。同龄的十几个孩子都感染上了脑炎,有的夭折,有的成了脑瘫,听母亲说大姐算是幸运的,昏迷几日后苏醒,总算保住了命。
医生说,孩子的命是保住了,恐怕将来会有后遗症,没想到一语成谶。后遗症却让她吃了一辈子的苦……
3童年记忆
如果要问大姐说这辈子最美好的时光是什么时候?那一定是童年时光。
童年时的她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因为和二姐只差一岁多,二人在同一个班上学,学习也是你追我赶,不相上下。我儿时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二个姐姐在小学三年级时同时获得三好学生,当时学校还敲锣打鼓送大红花到家里报喜,父母乐得嘴也合不拢,晚上特意买了猪肉犒劳姐妹几个。(对于七零后生人,在八十年代吃顿肉可是奢侈的大餐啊)
读书时的大姐就喜欢写些奇奇怪怪的诗和文字在日记本里,虽然我看不懂,但隐隐感觉她是在表达和抒发对生活的一种情感。
小时候的家是和厂里职工住在一个院,没有独门独院,大姐特喜欢种花,在各家门口种了各种月季,鸡冠花,喇叭花等,花花草草弄得满院春色。
大姐虽然比我年长好几岁,但个性争强好盛,常常为和我争一个好看的花夹,一瓶好吃的罐头,一言不合就对我动武。但每次吵完架后,也从不记仇,立马和好。那时她还是个爱笑的可爱女孩。
噩梦有时猝不及防地就来到了身边。
大姐13岁那年,在学校上课时,毫无征兆的忽然昏厥,全身抽搐,不省人事。同学和老师哪里见过此景,吓得不敢靠近,还是一位老师跑到父母的工厂找到他们。
父母丢下手头活,心急火燎地跑到学校,见到失去意识被围观的大姐,背着她就往家走。那一天,还不懂事的我,远远看到父母的背着沉重的大姐,步履艰难行走的样子,眼泪流出来了。
当时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对这种病症还没有太多认知,后来母亲四处打听,才得知大姐得的这种病是一种导致大脑短暂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也叫癫痫。这也是幼时那次发烧引起的后遗症。
自从大姐得了这个病,家里从此兵荒马乱,失去了欢声笑语。父母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药,只要一有消息,母亲总是去试试。大小医院、各种民间“偏方”、诊所寻遍用尽,有的药刚开始还有效,可一段时间后又没效果了,只好又寻找新的路径。
童年的记忆中,母亲不是带着大姐四处寻医问药,就是在寻医问药的路上。漫漫寻医路上,妈妈也成了大姐的家庭医生,并知道此病可能会伴随她终身。
大姐隔一些时日就发一次病,每次发病,大脑就像神经元信号中断,记忆全无,待记忆渐渐有些恢复时,一发病,又全忘了。
大姐不得不休学,闲赋在家,也让她与世界失去了联系。在那些苦闷的日子里,她写了许多日记,来抒发自己抑郁的心情。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及对命运的哀叹、发问。
终于过了几年,厂里招工,大姐去上班了。她像孩子般期待着走入社会,结交朋友。因为没有文化,只能在流水线作业环境做苦力,大姐的体力和智力都不如人,加上手脚又慢,总是被人欺负。父母怕她受欺负,只好让她退了工,她又被社会无情地退回到家庭。
等大姐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看到同龄的男孩女孩们都开始恋爱、谈婚论嫁,她的内心也泛起涟漪。她在日记中写道:多么渴望有个白马王子能来到我的身边关心我,即使我不是公主,只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苦命人!
知子莫若母啊!母亲看出了大姐的心病,于是四处托人给她找对象。在老家表哥的牵线搭桥下,大姐和大姐夫按部就班地走进婚姻的殿堂。因为父母舍不得把大姐嫁出去,就让姐夫入赘到我家。大姐夫家贫有一老母,我父母见她可怜,也接到家里一起照顾,大姐夫便欣然答应做上门女婿。
婚姻生活让大姐有了更多关爱,生活像糖果般有了甜味,日子总算了有些回味。
一年后,她怀孕了。怀孕前母亲就四处问医,医生告之她此病是后天的,不会遗传。于是母亲悉心照顾着她,怀孕期间停了所有药、去医院检查保胎,全程陪同照顾都是母亲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