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你大儿子真不错,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真不容易……他都参加工作了,应该懂事。有些事,你不好与孩子父亲和奶奶沟通,可以让你大儿子去沟通,他们之间,毕竟血脉相通,效果要好……”
“男孩子,说懂事也不懂事,人是长大了,可他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愿与我多讲话,感觉还是有代沟......上次我去南昌看他,他竟然还跑去和他的同学玩,把我一个人扔在家……”
“确实,男孩子多粗线条,情感不够细腻,心儿野!”说完,我对她谈起人生的无常,“你还是有机会,去弥补过去的那些失误。空了一些题,只是你和人生的及格线擦了下肩。只要你好好珍惜,这张没有完成的试卷,终有一天,它会让你再次及格。你要相信,小孩子会慢慢好起来的……其实每个人都一样,面对困难与痛苦,我们常常羡慕别人,只是因为我们更容易体会自己经历的那些苦痛,而忽略了别人的无常……我们得到了一些生活的奖赏,当然也得习惯随时而起的无常,生命本就充满了无常,只有真正体会了苦与痛,才会知晓啥叫’有常’……”
人至中年的我们,一路聊着孩子,谈及各自的家长里短,还有人生境遇的不同……想不到,这山路弯弯,竟不再有往日那般难行,感觉距离也近了些。
车子,很快在进县城的大桥跟前停了下来。我不去城里,得从另一个方向拐去国道,接着上高速。这位偶遇了两次的中年女子,匆匆下车,临了,她再次对我说:“我付钱给你,谢谢你带我出来,还有你一路的谈话……”我婉拒了她的盛情与坚持,开车离开。稍一走远些,待我回头再看她下车的地方,那位着霁青色长裙、搭配民国风情白圆褂上衣的女子,早已消隐于车流与人流之中。
挪威电视剧《羞耻》有那么一句台词:“你遇到的每个人,他们都经历着你所不知的战斗!”请心存你的善意,直至永远,好让更多的人,生起希望,重拾心境……
这不常规的相遇,遇见了并不幸福的你!
篇二:合租房夫妻里互换老公 发生在出租屋的故事 出租屋交换第二部全文
昨晚一位亲戚的伯父去世了,老公和我一同前往去吊唁。
在农村,七老八十的老父老母办葬礼总是热闹又隆重,俗称喜丧。
吊唁完毕,我们碰到几个熟人朋友,在那儿小坐了一会儿,谈论着葬礼办得热闹。
其中有位大妈坐在旁边问“他们家的儿媳回来了吗?”
边上的亲戚摇摇头“都离婚这么多年了,她来不来有她的自由。不过按理说她应该来吊香,毕竟我大伯以前对她儿子蛮疼爱。”
大妈附和着点点头,有点惋惜似地说“葬礼虽热闹,如果没有儿媳接灵,总有点美中不足。”
亲戚无奈地叹口气“可不是,只能侄媳妇帮着接灵了。哎,我这个弟弟,作来作去,换了好几个老婆,到如今竟没有一个儿媳给大伯送终,可怜我大伯辛苦一辈子为儿孙操劳,最后是这个样子,他走得有点遗憾啊!”
亲戚家这个弟弟的事我也稍微知道一点儿。亲戚原本和这个弟弟是亲兄弟,因他大伯没有生一男半女,就将亲戚的弟弟过继过去做儿子。
这个大伯对儿子视为己出,呵护有加。送他上学到高中,等他长大成人后又给他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一家人和睦相处,儿媳又相继给这个家添了一儿一女,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后来孩子上学后,夫妻俩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两人到市区去开旅馆做生意。那些年正是改革开放,许多人南下广州挣钱。那些有胆魄有眼光的人在火车站附近租房子开旅店,供打工的人住宿,都挣了不少钱。
亲戚的弟弟夫妻俩也不例外,旅店生意很好挣了不少钱。在老家建起了漂亮的楼房,在家带孙儿的老两口也喜不自禁,自己养的儿子有出息,他们脸上也有光啊。
后来开旅馆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激烈,他们夫妻俩认识的朋友多,门路也广。听别人说广州那边钱好挣,于是妻子先去广州探路子,男人继续开旅店,作两路打算。外面有发展前途就出外发展,外面路不好打开继续回来开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