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抠搜的人,在我大手大脚的花完钱的时候,他能把饭卡给我刷,能把一盒烟分出来一起抽。我还跟他开玩笑说,毕业工作了以后就交他这种往饭卡里充钱的朋友。
就是这样一个抠搜的人,知道我被一个进传销的朋友欺骗欠下一笔债时,毫无条件得给我拿了4000块钱,让我手头富裕了再还。我知道那是他未来几个月的生活费。
一个人如果没有黑历史,那他活的肯定没意思,比如老陈就是个活的很“丰富”的人。他平时喜欢玩儿线上的斗地主,还叫我过去看,结果好几千的游戏豆不到半个小时全输光了,就被我光荣得授以“慈善赌王”的美誉。不过他虽然斗地主水平不怎么样,但是在王者荣耀上却是个大神玩家,在校时候还是附近几个宿舍和几个学妹的固定陪玩和代练。
再有,他这个人走路不看道。当时是10点的课,要收论文,我俩还没打印呢,就急急忙忙得从宿舍出来赶往打印店。可能时间紧迫的事儿,我俩顾着赶路谁都没说话,整的气氛有点沉重。眼瞅快要到了,我听见“砰……”的一声,不出所料,这货撞在学校人工湖的警示牌上了,幸亏是空心的,不过听声撞得不轻。“哎呦我……”,他直接蹲在地上捂着脑门,我当时想看他撞得严不严重,结果实在没忍住,“噗…”地笑了出来,笑的特别大声,笑的嗓子疼。这一撞,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
有时候晚上从网吧出来走着走着,“砰…”的一声撞在电线杆上,我真是服了他那脑袋了,真结实。不过看着没事,可能里面出问题了,他犯二短路的时候没准儿跟这有关系……
因为日常饮食上,我当时真的想打死他。大四时候课少,有时候赖床到中午,我就问他“要不要吃饭去”,他就说“我一点儿不饿啊,你这一天天啥也不干还造俩菜,浪费嘛这不”,等我洗漱完刚要出门,他贱兮兮的声音就会响起,“你要去哪个食堂吃啊,看着给我带点儿就行”,我:“……”。
还有逛超市时候,我问他“喝点儿啥呀,我请”,他当时会特别客气的说“就矿泉水就行”。结果来了宿舍,捧着我买的饮料不松手。后来我也不问他意见了,我喝啥就给他带上一份,不带的话回去还得是喝我的。
有趣的东北人啊……
看着舷窗外的云海,想着见面时说点什么,毕竟两年没见了,还真有些期待。
下了飞机,我拖着行李箱快步赶往接机大厅,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等候我的人。
还是跟以前一样单薄的身形,黑色的短T显得他更加精瘦,简短的头发和巴尔博胡型衬托得他成熟了很多。他就是陈望,我的东北兄弟。
他看到我后朝我走来,接着就是互相来一个熊抱,一别两年,再度重逢。他不仅感叹道:“终于来啦”,是啊,终于来了。这两年各忙各的,根本没有时间抽开身来见上一面,多数都是在微信上简单聊上几句或是偶尔视频说说话。
自打毕业以后,我迫于就业压力进了家公司,做起了文秘工作,老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游戏主播。
“大主播,有时间出来啦”
“那你都来了,再忙也得出来不是,放心吧,请了一星期的假,好好陪陪你”
“嚯…,难得啊”
“哈哈哈哈…”
事实证明,男人之间所谓的久别重逢,不过是酒别重逢罢了。
这不,下飞机来他家待了会儿,就到小区附近的烧烤摊坐下了,在东北有这么一句话,‘大绿棒子小烧烤,一世兄弟跑不了’,很难想象烧烤在东北线下社交中的崇高地位。
露天烧烤摊特有的市井烟火,映衬得每个人都那么真实,没有西装笔挺的斯文败类、没有弹冠相庆的虚伪话语,嘈杂的环境下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我喜欢这种氛围,因为我就是个俗人。
点了一些常吃的串儿和两提大绿棒子,就这样开始了来哈尔滨吃的第一顿饭。碰上一杯酒、点上一支烟、说说这两年的琐事,这是我盼了很久的场景,现在得以实现,恍如梦里。
吐出的烟雾在风中消散,以往的回忆却越来越凝固。放下烧烤签老陈看了我很久后说:“你变化好大呀”。“是不是变帅了”,我很不要脸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