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通过主人公贾宝玉所体现的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两性关系中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人的感情的尊重,正是近代意义的初步民主思想和平等观点,它和晚明社会及清代前期以李贽、汤显祖、戴震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潮彼此呼应、相互影响。这一思潮的核心是倡扬人的自由天性,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其内涵和性质近似于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
与同期杰出的思想家相比,曹雪芹的独异之处在于《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作品,是文学艺术,是用感性的、生活原来的形态来反映现实的,熔铸了作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因而有可能包孕比理论著作以至作家自觉意识更为丰富深邃的东西。曹雪芹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了家族的败落和世事的沧桑,繁华爱恋、升沉荣辱,竟是到头一梦。这一切不由得令作家感到幻灭,也引发了深沉的思考。
小说中“色空”、“好了”、“悲喜”、“真假”、“正反”、“有无”等相对迭出、相互转换的观念,不仅出现在行文中,而且渗透于整个艺术的肌体,这固然借重于佛道庄禅等思维成果,但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作家精神上的矛盾和困惑、思索和探求。它表明作家对历史和现实、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已超越了所处的那个具体时代,带有更广远深邃的终极性质。因此,作品早已超越了社会揭露、道德谴责、先知拯救以及好坏对立的传统模式,进入了哲理性的审美境界,具有如同生命本身和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复杂、生生不已的无穷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