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如何才能在火星独自生存549天?

时间:2018-03-26 02:33:10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除了提供必要的热量,按照殖民的概念,只要能在新大陆种上作物就可以算是成功殖民,可以说在火星上成功种上马铃薯的马克·沃特尼是第一个殖民火星的地球人,当然他更喜欢人们叫他“火星之王”。

  4.化学简直是乱到家了。

  说到水,只靠收集自己的尿连饮用都不够,要想获得足够的灌溉用水,马克·沃特尼必须自己制造水,一份氢气加两份氧气燃烧生成一份水,这是初中化学就学过的知识,然而在火星大气中,氢气和氧气都是不存在的,他只能通过现有的二氧化碳和联氨来制造,然后再生产水,说的很轻松,然而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事,生产氢气的联氨有剧毒,氢气不稳定,燃烧极易爆炸。马克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前期比较严重事故,最后通过不断试错,总算能让氢气稳定地燃烧,成功地给蔬菜大棚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

  5.就算问题比这严重又怎样,他是工程师!修理坏机器是他的本行。

  大学的时候,我的小电风扇的开关坏了,我把他拆了,然后把电线重新进行连接,装好后插上电源,小电风扇呼呼转动起来,这让我信心爆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颇为自豪,不过以后家用电器大都采用集成电路,我就再也无用武之地了,前两天,家里的插座坏了,我在网上买了一个,把旧的插座拆了之后,居然装不来,最后没办法,只能让社区服务的电工上门安装。这真是非常让人沮丧的事情。

  马克·沃特尼的动手能力真的很强,改装漫游车,使其适合长途行驶,改装栖息仓,让他成为合适的蔬菜大棚,修理好在火星滞留多年的“旅居者”号火星车,利用它和地球恢复了通讯,最后又成功改装了阿瑞斯4号的MAV(火星升空载具),离开了火星。

  6.这实在让人心里发毛,特别是当你想到这些热量是完全来自辐射。

  核能是人类掌握的最强大的能量,目前主要是核裂变,如果能掌握核聚变,那人类就拥有了无穷的能源了,但是核能也很危险,远的有切尔诺贝利,近有福岛核电站,没有专业技术的普通人对有辐射性的核物质是退避三舍的,然而为了给漫游车的长途旅游提供热量(太阳能电池每天收集的电量必须要用以动力)。马克·沃特尼毅然决定启用RTG(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RTG基本上就是一大箱子比原子弹还要危险的钚238,是一种仅靠放射性就能把鸡蛋烤熟的物质。这样的东西,如果不是没办法,谁都希望能敬而远之,连掩埋都必须在四公里之外的。

  然而只要掌握方法,明白原理,再狂暴的怪物也能为我所用,钚放在一堆芯块中,每一个都被密封起来,只要外壳不破损辐射就不会泄露。

  当然一旦完成任务,用不上RTG的时候,立刻就被送去四公里之外掩埋了。

  7.坚持住,沃特尼,我们来了。

  生物圈2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是几乎完全密封的人造封闭生态系统。

  生物圈2号在物质上闭环,通过工程手段禁止它与外界大气和地下土壤进行物质变换。在能量上开环,允许太阳光通过玻璃结构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引入电能供技术系统操作运转。在信息上也同样开环,通过计算机系统、电话、摄像、电视与外界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并通过电视可以与外界工作人员及亲属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还可放映电影和收看商业电视节目。电能及热控能源从外界通过气密装置输送进来,当进行能量转移时,不允许内外流体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换或混合。

  在1991至1993年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生物圈2号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生物圈2号内的水泥建筑物影响到正常的碳循环;多数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或生殖,其灭绝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经广泛讨论,确认“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未达到原先设计者的预定目标。

  马克沃特尼所处的火星环境与生物圈2号差不多,靠他个人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他所做的所有的事只是苟延残喘而已,就像他自己说的:火星在想尽办法杀死他。

  事实上,他在火星唯一的庇护所栖息仓已经发生了多次事故,经过多次维修,已不堪重负。可以说,如果不离开火星,肯定就是死路。

  感动我的是自从NASA知道马克沃特尼独自生存在火星时,NASA的全部工作重点就是营救马克沃特尼,他们取消了阿瑞斯4号的任务,把资源全部匹配到营救当中来,原本踏上归程的阿瑞斯3号的队员们在得知马克沃特尼还活着的时候,第一时间放弃即将回到地球的机会,利用弹弓效应再次前往火星参与营救,当然,中国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NASA失去唯一的运输火箭的时候,提供了自己的火箭为马克沃特尼运输物资。

标题回顾:《火星救援》:如何才能在火星独自生存549天?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