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一般是提前多久 点映会和正片不一样吗

时间:2019-10-26 17:08:57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港囧》上映后短短两三天就遭遇盗版,乐视影业为此发表声明,严惩泄露影片的员工今年国庆档上映的影片《解救吾先生》,共进行了三轮提前点映,9月19日的点映规模最大,票房达到702万,但在这次点映后,网络上就流出了在影院内盗录的影片。对此,有业内人士坦言,“提前点映是把双刃剑,当年提前点映一些大片时,观众要过安检门的,手机都带不进去。现在点映这样大范围全面开放,影院的疏忽就会为盗版贩子提供可乘之机”。

  没有进行大规模点映的《港囧》,同样遭遇了盗版。9月27日,导演徐峥通过朋友圈控诉《港囧》被盗版,并称这是“行业的灾难”。28日,乐视影业承认有公司员工传播《港囧》的盗版下载信息,宣布立即开除此员工。

  广电总局电影局也在随后颁发通知,称对于有盗录行为的影院,将做出暂停或吊销许可证的处理,同时指出,盗录影片及非法传播盗版节目是触犯《刑法》和《著作权法》的严重犯罪行为。虽然有红头文件明令禁止,但片方和发行方仍应该加强防范盗版的意识,毕竟一旦“后院着火”,就得不偿失了。

  “上座率”虚高难坚挺

  后劲不足影院仍会削减排片

  据万达院线销售中心发行部总经理商丹分析,提前点映在国内主要在为宣传服务,对发行的策略意义并不大,更多变成了片方争夺影院排片场次的重要手段。不少片方采取如自购影票填补点映场上座率、与电商合作实施大量票补等,有时会造成短时间内影片上映虚高的“上座率”。

  不过,随着此种票补方式的大规模普及,以及影院经理的日渐“精明”,如果一部影片呈现出持续低上座率,口碑差评满天飞的情况,他们还是会相应地削减排片,并不会“手下留情”。

  票补成风宣发成本水涨船高

  影响正确评估影片宣发效果

  点映场的特价票让片方也加大了宣发成本,国庆档多部影片曾在点映场放出过9.9元的特价票在商丹看来,目前的票务补贴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虽然给观众带来了实惠,但是真正受益的制片方却屈指可数,大部分制片方的票补投入变成了“自产自销”,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宣发成本,而且并未有效提升电影票房及观众人次,得不偿失。

  实质上,每部影片在上映前,宣发团队均会按照时间节点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宣发计划,而点映最重要的目的,是提前检验和评估影片正式公映前,片方前期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实际效果,正确分析该片的观影热度、观众关注度、兴趣度等等,一旦收集到点映的真实数据,便可精准分析到各区域城市不同的反馈信息。

  比如对于反馈较差或宣传弱势的地区,片方可以利用正式上映前的一段时间做相应的弥补工作,甚至调整相应的发行计划,比如在降低宣发成本的同时,对重要区域做到精准营销等等。但是大量票补及场次自购均会掩盖点映的真实数据,导致片方无法判断前期市场营销工作的真实效果。

  观众人次过度消耗

  票房后劲不足

  《港囧》《九层妖塔》票房后劲不足,《夏洛特烦恼》逆袭成为十一最大黑马在今年9月中下旬,电影市场遭遇了年度冰点,全日票房收入不足三千万,即便是口碑俱佳的《碟中谍5》以及市场期待值较高的《小黄人大眼萌》,也未能挽救市场持续走低的厄运。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大量的票补集中在首映日(或前三天),同时低票价活动也造成了观众对于期待大片的迅速抢购,造成前期观众人次的过度消耗。

  商丹分析,“在一部电影上映的后期阶段,随着票价的提升,以及价格敏感型观众的兴趣度降低,如果影片的口碑再不过硬,观众人次会迅速下降,在场均人次偏低的情况下,影城也不可能以提高排片场次的方式增加票房收入,这样容易进入恶性循环。”

  点映场次恶性竞争

  影片档期遭遇破坏

  有业界人士曾吐槽道,“点映,望文生义,以点为主,以映为辅。可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有提前一周开放一天密钥的,有提前一周开放黄金场密钥的,直至现在,提前十余天开放长达四个小时黄金场密钥,同时配合几大电商19.9元低价预售,卖多少补贴多少,上不封顶。而且这些所谓的点映都选在周末,这不是趁火打劫吗?这不是恃强凌弱吗?”

标题回顾:点映一般是提前多久 点映会和正片不一样吗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