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长不看+怕看图片版:绝大多数蜘蛛咬人没有症状,因为它们体型或力气太小,无法咬穿表皮层造成任何伤害(如果啥感觉都没有也算是症状的话,那这就是最常见的“症状”)。少数体型力量较大的蜘蛛可以咬穿表皮,在叮咬时产生轻微至中度的疼痛,和极少量的出血。但它们的毒素是针对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对人类通常没有效果,因此松口后疼痛很快消失,只能在局部造成肿胀和瘙痒等过敏反应(如果以人有感觉为标准,那这就是最常见的“症状”)。更少数蜘蛛(球蛛科肥腹蛛属、优列蛛科红螯蛛属、水蛛、线蛛、以及狼蛛科狼蛛属下的个别种类)在咬伤后产生的疼痛较为剧烈而持久,可持续数小时以上,并可能伴有肌肉无力、局部麻痹、颤抖、呕吐和轻微发烧等症状。目前发现的约五万种蜘蛛中,仅有刺客蛛科(全世界共140种)、球蛛科寇蛛属(全世界共31种)、栉足蛛科菲纽蛛属(全世界共8种)和阿特蛛科厚爪蛛属和阿特蛛属(全世界共3种)的蜘蛛能够对人类在咬伤后造成较为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症状,具体在文末描述。另,由于国内只有一种刺客蛛(红平甲蛛)、两种寇蛛(华美寇蛛和间斑寇蛛),没有阿特蛛科(澳洲特产),菲纽蛛属(南美特产),因此在国内可以认为基本没有被剧毒蜘蛛咬伤的危险。
我个人习惯把蜘蛛咬伤后的症状分为物理症状和生化症状两类。
(一)物理症状
物理症状指因蜘蛛螯肢(即毒牙)刺穿人体组织而产生的症状。由于蜘蛛毒牙只具有穿刺功能,切割能力很差(磨碎昆虫这样的小型猎物都要费点功夫),再加上绝大多数蜘蛛体型都很小,螯肢很短,因而它们即便咬人,通常也无法伤及真皮层而产生出血或疼痛的症状——当然,这个还要看被咬部位的皮肤厚度而定。
一般情况下,我会用感觉敏锐且皮肤厚度适中的指尖来测试蜘蛛的咬合力。在国内常见的蜘蛛中,许多看上去很大只的蜘蛛咬合力都不大,例如棒络新妇和白额巨蟹蛛,都无法咬穿指尖的皮肤:棒络新妇,个头是真不小,咬人是真不行。图片系答主所摄巨蟹蛛看着张牙舞爪的挺吓人,实际咬人也不咋地。照片系答主所摄
反倒是体型相对小的平腹蛛、红螯蛛有着与其体型不相称的杀伤力。尤其是红螯蛛,咬起人来比大腹园蛛这些一口见血的猛将还要疼得多: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被这只体长不过18毫米的红螯蛛咬了一口,到第二天还在疼。图片系答主所摄
当然,还有大腹园蛛和斑络新妇这样分别以力量和体型服人的家伙。前者曾经隔着窗帘把我咬出血,后者……看个头就知道不能随便去惹:斑络新妇,结网蜘蛛中的体型之王。图片取自网络
总之,绝大多数的蜘蛛因为体型或咬力太小而无法对人造成伤害,只有少数体型和咬力均出色者能够穿透表皮层造成出血和疼痛。即便是捕鸟蛛这样的巨无霸,其螯肢的长度相对人体来说仍然微不足道,只看物理杀伤的话,也就是伤口更深一点而已……捕鸟蛛的螯肢特写。图片取自网络
但是,在说到蜘蛛咬伤的时候,大家更担心的肯定是它的毒性,对吧?
(二)生化症状
生化症状是指蜘蛛毒液对人体的毒性/过敏反应。大多数蜘蛛的毒素都是专门针对昆虫等节肢动物的,对哺乳类并无效果。例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刘凯等人(2016)在测试大腹园蛛毒液的时候发现其浓度在50微克/毫升时就能阻断美洲大蠊(也就是传说中的南方大蟑螂)的神经信号传递,但浓度为500微克/毫升时仍旧对老鼠无影响。蛛界著名胖子大腹园蛛。图片系答主所摄
不过由于蛛毒是异种蛋白,因此在注入人体后可以像蚊子叮咬那样引发局部的过敏反应,造成红肿、瘙痒的症状。还是以大腹园蛛为例,被它咬伤时首先有伤口明显疼痛(大概相当于体检时的指尖采血)和出血,但由于其毒液对人无效,只能引起一点局部过敏反应,所以在松口后疼痛感在几秒内就消失了,随后伤口周围略微肿大瘙痒,持续几个小时后慢慢消退。
而红螯蛛就要狠得多。这货咬人不仅疼痛感比大腹园蛛更剧烈,且松口后疼痛感在2~3小时内仍不减轻,大约12小时后才消退(从这个表现看,红螯蛛的毒液对哺乳动物应该是有效果的,但目前并不清楚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如前所述,除红螯蛛外,球蛛科肥腹蛛属(国内还是比较多见的)、水蛛(生活在水中,一般遇不到)、线蛛(穴居,也很难找到)和狼蛛科狼蛛属下的个别种类咬伤也有类似的症状。
至于能够对人产生威胁的剧毒蜘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刺客蛛科为代表的“烂肉王”(网上有传言称澳洲的灯蛛咬伤也有此症状,但已被证伪),其毒液中含有能够分解细胞膜主要成分鞘磷脂的鞘磷脂酶,因此咬伤症状首先是伤口周边的组织逐渐溃烂,并因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液而引发一系列后续症状,具体可参见如何看待《铁锈》片场一工作人员被毒蜘蛛咬伤可能失去手臂?什么蜘蛛会有如此大的毒性?
中的描述。
另一类则是以球蛛科寇蛛属(传说中的黑寡妇)、栉足蛛科菲纽蛛属(传说中的巴西游走蜘蛛)以及阿特蛛科厚爪蛛属和阿特蛛属(传说中的悉尼漏斗网蜘蛛)为代表的神经毒素蜘蛛。由于生活习性特殊,它们在野外比一般蜘蛛更容易与老鼠、蜥蜴等小型脊椎动物遭遇,于是逐渐练就了一身针对脊椎动物的剧毒,然后人类就“躺枪”了。
Biology Of Spiders这本书里介绍了寇蛛、菲纽蛛和阿特蛛的咬伤症状,简译如下:
寇蛛咬伤——寇蛛体型较小,很难穿透人的皮肤(一项统计显示在2700余例寇蛛咬伤中,仅有13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症状),因此叮咬本身的疼痛不明显,常被忽视。如果成功咬穿表皮使毒液进入体内,则10~60分钟后伤口周边的淋巴结出现明显疼痛并逐渐扩散到肌肉,随后肌肉出现痉挛和绞痛,尤其以腹部肌肉最为明显(典型症状之一)。同时面部大量流汗,眼睑和嘴唇肿胀(典型症状之二)。由于寇蛛的毒素能够穿透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因此病人还会出现从莫名焦虑到害怕死亡之类的情绪变化。如果不加处理的话,这些症状要经过5天时间才能消失,随后还需要数周时间来康复。但在注射葡萄糖酸钙和抗蛇毒血清后,以上症状可以在10~20分钟内消失,几小时后即恢复正常。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北美地区寇蛛咬伤的死亡率即已降低至1%以下,如果致死,其死因基本都是救治不及时,呼吸肌和咽喉痉挛所导致的窒息。
菲纽蛛咬伤——菲纽蛛的毒素专注于攻击神经-肌肉接头的钠离子通道。由于菲纽蛛体型较大,因此叮咬本身就能造成剧烈疼痛,甚至休克,随后出现大量流汗、心跳加速、感觉寒冷和紧张。除此之外,男性被叮咬后还可能出现持续几小时的异常勃起。但由于毒性有限,在近四十年里并未有造成死亡的报道,甚至连症状严重需要急救者也不足1%。
阿特蛛咬伤——这是剧毒蜘蛛中非常特别的一类:一般蜘蛛都是以繁殖期的成熟雌蛛毒性最强,但阿特蛛科的蜘蛛却是雄蛛毒性更强。这是因为雌蛛掘洞居住,体型又大,在自然界里很少遇到天敌,而雄蛛成熟后则需要冒险出洞到处寻找雌蛛,于是逐渐在百毒云集的澳洲修炼出了天下一流的毒性。由于阿特蛛体型比菲纽蛛更大,因此咬伤后的疼痛同样非常剧烈,其他症状和致死原因则与寇蛛咬伤类似——颤抖、肌肉痉挛、暂时失明和呼吸中枢麻痹。
。能从一栋楼徒脚跳到另一栋楼
。能举起比自己体重沉很多的物体
。能徒手在墙上爬
。能吐丝
。别信,以上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