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进入五个月后,他在靠坐时可以保持头部稳定,这是日后顺利吃辅食的重要前提之一。到了这个月份,他还可以俯卧抬胸,逗他玩玩具时也会伸手抓握,甚至还会主动伸手去抓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他还会迎来一项非常重要的大运动发展,那就是“坐”。
宝宝学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总体来说可以分为靠坐、扶坐和独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靠坐(5-7个月)
宝宝可以倚着靠垫或在妈妈怀里坐一会儿,还不能坐得很直,身体时常呈前倾的状态,且不能长时间坐。没有支撑就会失去平衡,向前或向后倒,很不稳定。
温馨提示:
1、这个时期,宝宝的脊椎骨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坐的时间不应过长,练习几分钟就应休息一下,以免影响宝宝身体的正常发育,引起脊椎侧弯。
2、练习坐时,不要让宝宝采取跪姿或将双腿压在臀部下面(也叫W坐姿)
这种坐姿千万千万的不要,尤其是刚刚学坐的婴儿,事实上,直到宝宝长大了,也不鼓励他用这种姿势坐着。
因为这样的姿势会让宝宝底盘非常稳定,不用费力维持身体平衡,会让宝宝没有练习到坐姿的平衡技巧,从而影响以后走路的平衡技巧,容易摔跤。
长期的w坐姿,也会增加X腿,内八和扁平足的风险,所以最好让宝宝从一开始就保持正确的坐姿,盘腿坐,并直着腿坐,或者叉着腿坐,只要两条腿都在身子前面,都可以。
第二阶段:扶坐(7-8个月)
宝宝可以依靠自己双手的支撑坐起来,背部能够伸直并保持一定的平衡,渐渐可以脱离双手的支撑,并且调整腿的位置变换坐姿。
温馨提示:
1、宝宝用手支撑是在分担脊椎的压力,所以妈妈不要拉开宝宝的双手,以免宝宝摔倒。
2、在宝宝面前摆放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吸引宝宝用手去抓握,渐渐地宝宝就能在放手之后也可以坐稳了。练习初期,宝宝背肌尚未结实,伸手取物时可能会跌伤,最好将枕头和靠垫放在宝宝身后,并且选择较为硬的平面让宝宝练习。
第三阶段:独坐(8-9个月)
宝宝可以不用任何支撑而稳坐,能在坐姿状态下双手拿东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更加浓厚,因此会时常转动头颈和上半身来观察四周。
温馨提示:
1、多与宝宝玩互动游戏,如玩传递玩具的游戏,剌激宝宝伸展肌体,伸手取物,帮助宝宝通过游戏熟练掌握坐的身体平衡技巧。
2、由于宝宝活动范围逐渐加大,练习时要保证宝宝坐的区域平整,不能有尖锐的物品、突起物,以免宝宝受伤,也不要将药片、小零件等物品放在宝宝触手可及的地方,以防宝宝误食。
如何帮助宝宝练习独坐?
确保你的宝宝头部控制比较好了,就可以开始适当的练习坐着了。
练习1:趴着
让小宝宝趴着简直是包治百病,趴着除了会练习脖子的肌肉,也会练习腰部腹部背部的肌肉,这一部分的肌肉,称之为“核心肌肉”,也可以叫“趴着肌肉”,是主要负责让身体稳定的肌肉群。
而独坐就是非常需要这部分核心肌肉起到稳定作用的姿势,所以,让宝宝多趴着,对宝宝能够独坐,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练习2:靠坐
前面说过了,宝宝头可以立稳了之后,就可以靠坐了,如果四五个月以上了,你可以让靠坐加大一点难度,让宝宝直接靠在沙发靠背这样的地方,旁边没有挡着的东西,乱动就会容易栽倒,但是栽下来不会摔痛,这样宝宝多少会学习到一点掌握平衡的技巧。
练习3:拉坐
就是拉着宝宝的手,把宝宝从躺着的姿势拉到坐着的姿势,你可以降低难度,让宝宝斜靠着,拉他起来,也可以提高难度,自己不主动用力拉,而是让宝宝拽着你的手指坐起来。
难度越高,宝宝用力越多,越能够锻炼他的肌肉。拉坐可以作为一个游戏,没事就做10个左右,和宝宝玩一玩。
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当要抱起宝宝的时候,不是直接抱,而是将宝宝这样拉坐起来,日积月累,也是锻炼了不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头控不好,是不可以做“拉坐”这个动作的,如果拉坐宝宝头抬不起来,说明他颈部肌肉还不够强壮,需要重新好好的练回趴着抬头。
练习4:迷你仰卧起坐
一只手把宝宝的腿按住,另一只手把扶住宝宝的背到一定角度,缓缓撤掉力气,让宝宝自己用力坐起来。
当然大人的手还是要注意保护,如果宝宝坐不起来,可以及时接住宝宝。
角度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调整,尽量到让宝宝有点费力,还能够成功的程度。
这个应该是拉坐的进阶版,宝宝会比拉坐费力更大,拉坐如果效果不错,可以开始这个动作。
练习5:撑坐
当宝宝可以用手撑着自己坐几秒,并且看起来没有很难过的时候,可以锻炼宝宝自己撑一会儿,大人在旁边要盯好了。
在宝宝要栽倒之前把他扶直了,再撑个几秒,这个动作对能力不够的宝宝来说会有点累,玩个三五次可以休息一下。
如果撑着可以坐几分钟了,可以用个玩具引导宝宝伸手去抓,让宝宝单手撑着试试,如果单手撑着没问题了,就可以接着引导他两只手都放开试试看!
练习6:坐直
有的宝宝虽然可以坐,但是一直弓着背坐不直,我们可以锻炼他的腰部力量,把自己挺直。
扶住宝宝,手在前面保护好,然后用玩具吸引宝宝的视线,让他尽量往上看,引导他自己做出“挺直腰”这个动作。
这个动作不光训练宝宝挺直,也可以训练他掌握平衡,要如何用力才会让自己既不前倾,也不后仰,就算是力量够了,也需要一些技巧,给宝宝时间让他慢慢体会。
需要说明的是,大运动发育是件水到渠成的事,而且存在个体差异,家长应尊重宝宝的发育规律,可在适当时给予引导 并提供练习机会,千万不要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