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简介 苏秦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18-02-06 11:30:35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苏秦最后的目的地是楚国。楚国的疆土从汉中一直到江淮,占有天下半壁江山,疆域辽阔,是传统大国。但是,由于变法不够彻底,到了战国年间,楚国的保守贵族始终占有优势,影响到国力发展,使其崛起乏力;另外楚国虽然国土广阔,但是在当时大多属于贫穷、落后的地区,发展水平低下;而且地广人稀,并没有与国土面积相称的生产实力。楚王面对秦的崛起是很担忧的。因为汉中紧邻秦国,秦国如果拓展疆土一定会与楚国发生冲突乃至战争。于是,楚王与苏秦达成共识,要与山东诸国联合遏制秦国。

  由于苏秦的倡议,山东六国结成纵约,一起遏制秦国的扩张,影响深远。秦国面对不利局面,在一段时期之内疆土没有得到更大的开拓。此后,面对秦国不断地侵略,山东各国多次效法此次纵约的先例,对抗秦国。

  苏秦圆满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不但使燕、赵交好,更使山东诸国结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联盟;而苏秦作为合纵之约的发起人和执行者,身配六国相印,一时荣显已极。苏秦也由于自己的成功策划成为战国最成功的纵横家之一。

  再访临淄,智取十城而归

  燕文侯死后,燕易王即位。齐威王趁机夺取燕国十座城池。苏秦来到燕国,燕易王因齐国背约夺城之事责备苏秦。于是,苏秦出使齐国,游说齐威王。

  苏秦到齐,见到宣王,先拜了两拜表示祝贺,接着就仰起头来念悼辞。齐王很是诧异,不禁责问苏秦。苏秦答道:“人无论多饿都不吃毒药,是因为毒药即使能填满肚子,人却不久就会死去。现在燕国虽然比较弱小,但也是强秦的翁婿之邦。大王贪图十个城邑的便宜却和强大的秦国结下了深仇。现在如果让弱小的燕国做先锋,而强大的秦国做后盾,从而用天下的精兵攻击您,这与吃毒药充饥有什么分别呢?”齐宣王若有所悟,追问解决之道。苏秦回答说:“圣人做事,能够转祸为福,转败取胜。因此,尽管齐桓公有女色的牵连,自己的名声却更加的尊贵;韩献子虽因杀人获罪,但自己的地位却越发稳固。这些都是转祸为福、因败建功的例子。大王可以听从我的意见,不如归还燕国的十座城邑,并用谦恭的言辞向秦国道歉。当秦王知道大王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邑,一定感激大王。燕国平白无故收回城邑,也会感激大王,如此,大王不就避开了强敌,反而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吗?再说燕秦都会讨好齐国,那么大王发号施令,天下诸侯又有谁不会听从呢?大王只用话语表示亲近秦国,又以十座城邑取得天下的支持,这可是霸主的事业,也是所谓转祸为福,因败建功的好办法。”

  齐宣王听从了苏秦之言,于是将十城归还燕国,并希望结为兄弟之邦。

  齐国国都临淄再次见证了苏秦的巧舌如簧、聪慧过人之处。

  来访郢都,妙计巧得东国

  楚怀王死在秦国时,太子还在齐国充当人质。苏秦就对担任齐相的孟尝君田文扣留楚太子,用他与楚国交换下东国之地。如此,楚国一旦另立新君,齐国大可以挟太子逼迫新主——如果楚能割下东国之地与齐,齐国就为楚王杀掉太子这个第一号政敌;否则,将联合秦、韩、魏三国共拥太子为君。这样下东国之地必能到手。几经劝说,孟尝君接受了苏秦的建议,决定扣留了楚太子。

  此后,苏秦在临淄与郢之间来回游说、互相借重。或威胁或利诱,借以哄抬自身身价:先是用祸患威胁使楚国割地、使太子逃亡,此后又用利益、敌对方的器重来使自己在两国中越来越显贵。纵横家的机敏甚至狡诈,由此亦可见一斑。

标题回顾:苏秦简介 苏秦人物形象分析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