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之乱”不过是晋献公谋算失策的后遗症

时间:2018-02-28 02:32:00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春秋祭》中的骊姬和晋献公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继位的第五年,决定攻打骊戎,此战以骊戎求和而告终,为获得生存的权力,骊戎献出姐妹花骊姬和少姬。

  好马配好鞍,英雄须有美女来配。

  骊姬就是一个妥妥的美女,明眸皓齿,五官深邃,别样的异域风情让晋献公热血沸腾。

  这个时候晋献公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得如此年轻貌美的骊姬,怎能不爱之若狂,千依百顺,骊姬很快就成了夫人,公元前666年,骊姬生下大胖小子奚齐。

  对于这个儿子,晋献公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好,反之,对他别的儿子,越来越冷淡。

  在骊姬之前,晋献公娶过好几个夫人,先是陈国的贾女,未生育,又娶齐桓公的女儿齐姜,生太子申生和秦穆夫人;又娶狐突之女狐季姬(生重耳)和小戎子(生夷吾)。

  等到骊姬也生了儿子,却又觉得很不一样,便动了立为太子的心思,他的打算是这样的:派太子申生镇守曲沃,重耳镇守蒲地,夷吾镇守屈地,让他们远离政治中心,以便于奚齐在国都绛城顺利长大,成为太子,将来继承国君之位。

  在骊姬的软语温存里,晋献公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骊姬很是震惊,转瞬又觉得合该如此,但面上并不表露,而是一番假意拒绝,托词甚为贤惠,无非是太子申生素有贤名,又有赫赫战功,确实是太子的不二人选,重耳和夷吾也都是贤德之人,而奚齐还太小,她们母子只求平安度日。

  骊姬这一番言语把自己都说感动了,晋献公却不置可否,此后也没有再提。

  但从此骊姬有了新的打算,那就是让儿子奚齐做太子,骊姬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至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危,托孤荀息,让他辅佐奚齐继位,结果晋献公死后,文不敌武,荀息先后立了奚齐,以及少姬的儿子卓子,都被武将里克所杀,连带骊姬也被杀死,荀息自杀。

  后来里克迎回夷吾,是为晋惠公,杀死了里克,与秦国有隙,十几年后,晋惠公死,儿子继位成为晋怀公。

  重耳在秦国帮助下重回晋国,杀死晋怀公,成为晋文公。从此晋国开始了争霸之路。

  晋献公临终托孤

  自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到公元前636年晋文公执政,历时十五年,晋国内乱不止,五世方止。

  从来,都认为这是骊姬干涉朝政,干预立嗣引起的,是为骊姬之乱。

  刘向的《列女传》说“骊姬继母,惑乱晋献,谋谮太子,毒酒为权,果弑申生,公子出奔,身又伏辜,五世乱昏。”

  但若把时间往前推推,结合晋献公这个人,再来看这个所谓的“骊姬之乱”,骊姬不过起了个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的大boss是晋献公。

  晋国第一位国君是唐叔虞,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同胞弟弟,但晋国一直窝在北方,不成气候,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依旧没有个章法,叔侄争斗不止。

  到公元前746年,晋昭侯继位,索性把曲沃封给了叔叔成师,是为曲沃桓叔。说起来曲沃比晋国的国都翼城要大很多。

  晋昭侯原意是想在自己实力不够强大时先稳住曲沃桓叔,却没想到还是引起了动乱,从此翼城和曲沃开始了近七十年的夺权战。

  每一代曲沃王都向翼城发动攻击,晋国国君大都死于非命。

  终于在曲沃武公时期,曲沃取代了翼城,成为晋国的主宰,史称“曲沃代翼”。

标题回顾:“骊姬之乱”不过是晋献公谋算失策的后遗症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