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676年,晋武公去世,晋献公继位。晋国开始了它的强盛之路。
晋献公采取内巩固君主的地位,外攻打扩张的政策。
在他继位的第五年,攻打骊戎,得骊姬,引为至宝,宠之爱之,夫人齐姜死后,骊姬成为夫人,万千宠爱于一身。
但你要认为晋献公是个沉迷女色的人,就大错特错了。
他尽量杜绝晋国公子为政,而是任人唯贤,任用士蔿、荀息等。
公元前669年,为了巩固自己的君主地位,晋献公决定定都绛城,并采用晋国大夫士蔿的计策,斩杀所有原晋国的公子,连曲沃桓叔这一系的公子也不例外。
有些公子不得已逃到虢国,第二年,虢国决定攻打晋国,结果灰头土脸的回去,晋献公本想打过去,被大臣阻止,决定寻找最合适的时机再去攻打。
能灭掉的小国都让他给灭掉了。
公元前666年,骊姬生下儿子奚齐,晋献公又有了别的想法。
在晋献公继位的时候,公子申生、重耳和夷吾早自己成年,又都素有贤名。申生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但那时候晋献公也算壮年,时间日久,难免觉得申生威胁到了自己的君主地位,倘若申生不耐烦当太子了,造了老子的反怎么办?还有重耳,夷吾?
有这种想法实在不足为奇,毕竟“曲沃代翼”的历史在那里摆着。再退一步说,倘若申生做了国君,重耳和夷吾会不会再来个“曲沃代翼”?
而奚齐来的正是时候,当奚齐成年,晋献公正好老了,王位可顺利交接。
又加上他实在爱极了骊姬,也想为她打算打算未来。
所以他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他扩充军队为二军,他统领上军,太子申生统领下军。
公元前661年,相继灭了霍国、魏国和耿国,将曲沃封给太子申生。这一举动明明白白向朝野传达了一个讯息,太子申生太子地位不保。而重耳和夷吾分别被打发到了蒲城和屈城。
士蔿劝申生逃走,以便等待时机,然而申生尚抱有一丝希望,并没有逃走。第二年,晋献公又派申生去讨伐东山。
申生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人臣,而非太子。支持申生的里克去见晋献公,却被晋献公一句“我儿子那么多,还没想好让谁当太子呢。”给堵了回来。
另一边,骊姬也没有闲着,她收买了晋献公身边的宠臣梁五和东关五,二五在晋献公身边逮着机会就说申生的不是。
公元前656年,骊姬诬陷申生在奉给晋献公的胙肉里下毒。本来晋献公有些不信,骊姬和二五在边上你一言我一语的添油加醋。晋献公派人去请申生,竟得知申生跑了,跑去了曲沃。
这一下子激怒了晋献公,派兵攻打曲沃,有人劝申生逃走,哪只申生早已心灰意冷,不肯离去,自杀身亡。
重耳和夷吾也吓得跑回来封地,晋献公又去攻打蒲城和屈城,重耳逃到翟国,屈城没有攻下。
假道伐虢
你要说他年老昏花,任由骊姬干预政事,这是不可能的,他精明着呢。同年,晋献公故伎重演,再次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国大夫劝国君不能借道,毕竟唇亡齿寒,但国君不听。晋献公攻下虢国,返回时顺便灭了虞国。
至此,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将晋国疆域扩大了好几倍。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强国。
第二年,再次攻打屈城,夷吾逃到梁国。
公元前652年,晋献公又攻打翟国。久攻不下才回国。
他是想把重耳和夷吾赶尽杀绝,防止未来再出现“曲沃代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