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高深
“高”指有高深的见识。
曾国藩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做事情,见识是首位的,才能还是次要的。曾国藩自己承认“乏才”,别人也评价他只是“中人之资”,但是这中人之资,却成就非凡之功,靠的是他高明的见识。
见识从哪里来?通过学习,不学习肯定无见识,所谓“人不学,不知‘道’”。
学习不外乎“读书”与“做事”,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又要求子弟学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三、厚道
“厚”指厚道,有高深的见识必须以厚道为基础,否则极易走偏。
曾国藩说:“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不少同乡会去找他,一旦找他,难免会是一些危急的事情,事情一旦危急,自然会有几分棘手。曾国藩遵守他祖父的教导来应对,“银钱则量力相助,办事则竭力经营”,钱财方面量力帮助,办事则尽全力。
曾国藩掌握大权时,难免身边有沽名钓誉的人,比如宣称对美女、对官位不动心的假道学,曾国藩也能容纳,给予礼遇。
四、卓然
“卓”指卓然自立,有所为,有所不为。
曾国藩在给李元度的书信中说:“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主者,亦曰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耳。”
意思是我们这些人办事,成败只好听天由命,毁誉也随别人的便,只有自己处事的方法,靠自己来决定,也就是说,不随众人的喜惧而发生变化。
卓然自立,也就是本色做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拥有坚强的信念与操守,并且坚持这样的原则,方能走得更远。
不为防范他人而丧失做人的乐趣,不为取悦他人而丢掉做人的风骨,不为名缰利锁而矫揉做作,仰不愧天,俯不怍人!
五、务实
“实”指诚实务实。
曾国藩说:“守笃实,戒机巧。”他认为“一味浑厚,绝不发露”,乃是载福之道;坚决反对投机取巧,算计别人。
曾国藩最不喜欢经常空谈、发牢骚、怨天尤人的做法,提出“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亲身入局,才能有改变的希望”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