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教导后人也是要学习实用的技能,而不是热衷于做官。
六、勇气
“勇”指战胜困难的勇气——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曾国藩说:“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
曾国藩一生多有挫折,也有灰心丧气的时候,因为吃败仗,一时激愤,想一死了事,但是始终没有退缩过。
他曾经说自己“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正是这种精神使他在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
七、刚毅
“毅”指刚毅,在曾国藩的眼里刚毅就是“倔强”。
曾国藩说:“至于刚毅之气,决不可无。”
曾国藩在给三弟曾国荃的家书中又说,“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认为功业文章,都需要有这两个字贯穿于其中,不然软弱无力,一事无成,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就是从这两个字上下功夫。
有一次,曾国藩和一个幕僚聊天,谈到自己的几个部下气性大,幕僚说:“做事的人总有脾气,不然也做不成。”曾国藩表示赞成这个说法。
八、长远
“远”是长远谋划的意思。
曾国藩说:“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又说:“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太平军刚开始壮大的时候,曾国藩就意识到绿营兵(国家的正规军)严重腐败,军纪败坏,根本不可用,所以他组建湘军时,在招募和训练方面有长远谋划,一直要等到军队成熟才出兵。
尽管皇帝一再催他出兵,而且被太平军围困的是自己的好友和恩师,曾国藩仍然坚持,以还需要训练为理由抗旨不从,为湘军成熟赢得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