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简介 冯国璋是好人还是坏人

时间:2018-03-20 01:29:42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冯国璋(1859年—1919年)字华甫,河北河间人,北洋军阀直系首领。1903年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统。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后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

  应该说,早年身为清廷大臣的冯国璋能为其族人后代订出“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这十个字,可以称得上是很有政治远见的,是积极进步的。冯国璋一生由一介书生而入武林,读文史后再习军事。在他所处那个时代,经历了数次战争,其中亲自参与的就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进京等战事;中国作为战败国,付出了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沉重代价。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或是身为一名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军事将领,冯国璋曾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见解,屡屡向上司和清廷进言,并且一直身体力行地为“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这一宏愿而尽心尽力。

  冯国璋当时已深切地感知,一个自诩为泱泱大国的国家,由于数百年来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国力早已衰败不堪,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一大截了。他两次东渡扶桑,从那个自明治维新以来变得强悍起来的国度中,发现了一条中国富强昌盛,再树雄姿的可行之路,那就是打破海禁,引进外国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让国人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但其时其势,这位汉族的清廷重臣也有与当年李鸿章相似的忧虑和顾忌,眼看着京城里那个冥顽不化的满清朝廷,还有早已腐败不堪的各级衙门地方官吏,落后的农桑耕作制和淤堵不扬的贸易商业,还有几乎空白的现代工业这副积重难返的烂摊子,就决定了真正要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形成“大事起”的强盛之势,非一朝一代人所能办到的。因此,冯国璋把希望放在了儿孙辈身上。

  1884年,年已二十五岁的冯国璋,经其族叔介绍到大沽口投淮军当兵。次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武备学堂,挑选淮军各营兵弁入学。由统领刘祺保荐,冯考入武备学堂第一期。在学堂学习期间,曾于1888年回原籍应科举。时功令特设数学附生额,冯以通晓算术补诸生。嗣后,又应顺天乡试落第,仍返原校继续攻读。1890年毕业,考试名列前茅,留堂充当教习。

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简介怎么死的 冯国璋是好人还是坏人

  当时淮军将领多以行伍起家,轻视武备学堂学生,学生毕业得不到重用。冯国璋为谋升迁,急于想取得军功,于1893年入淮军将领聂士成幕,奉命赴山海关外考察地形,甲午战争中又随聂军转战于东北前线。战后被派管理军械局。不久,由聂推荐担任中国驻日本使臣裕庚的军事随员。在日本,他与日军将领福岛安正和青木宣纯等结识,留心考察日本军事,日积月累,编成兵书数册。1896年初回国,先呈送聂士成,未被重视;又转呈袁世凯。袁大喜,视为“鸿宝”,并赞誉他说:“军界之学子无逾公者。”袁当时在小站创办新建陆军,遂留他担任督操营务处帮办兼步兵学堂监督。不久,他又升为督操营务处总办,新军兵法操典多经其一手修订。

  1899年,新建陆军改称武卫右军。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武卫右军开往山东,仍由袁世凯统率。冯国璋随军前往。到济南后,他奉命改编山东旧军,组成武卫右军先锋队二十营。因参与镇压义和团有“功”,次年由袁奏保以补用知州升为补用知府。1901年底,李鸿章病危,袁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编练北洋常备军,袁在保定创设军政司,下辖兵备、参谋和教练三处。冯为教练处总办,负责创办将弁学堂、武师范学堂及测绘学堂等。当时,李纯担任教练处提调,是他的得力助手。

  清政府于1903年底在北京设立练兵处,作为督练考察全国新军的机关,经袁世凯举荐,冯国璋担任练兵处军学司司长,仍常驻保定,督理北洋各武备学堂,兼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和陆军师范学堂督办。经他之手,培养了一大批有浓厚北洋派系观念的军官,被输送到北洋六镇及北方各省新军中,对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标题回顾:冯国璋简介 冯国璋是好人还是坏人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