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简介 冯国璋是好人还是坏人

时间:2018-03-20 01:29:42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简介怎么死的 冯国璋是好人还是坏人

  从1913年底至1915年初,冯国璋发出许多通电,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撕毁约法,攻击责任内阁制,主张实行总统制,使袁“以无限权能展其抱负”。然而,当中外盛传袁世凯准备恢复帝制时,他却感觉到了政局动荡的危险,担心袁世凯将失败,而且即使帝制能成功,皇位将由袁世凯的子孙去世袭,妨碍自己的继承希望。因此,1915年6月他进京打听内幕,22日谒见袁世凯时试探说:“外间传说大总统欲改帝制,请预为秘示,以便在地方上着手布置。”袁世凯矢口否认自己想当皇帝。冯国璋又进一步说:南方对于改革国体并非不赞成,只是时间问题,将来“天与人归”,“大总统虽谦让为怀,恐怕推也推不掉”。袁世凯勃然变色道:“这是什么话?假如有人用这等事逼我,我只有远走国外了。”

  经此番试探,冯国璋以为帝制暂不会发生。7月9日他回南京,可是8月14日北京就成立了筹安会,敲响了帝制的锣鼓。开始他尚不敢相信,密电总统府机要局长张一麐探询,得到的回答是“事出有因”。不久,段芝贵、张镇芳等帝制干将纷纷派人到南京来游说,他始恍然大悟,深感自己受了欺骗,从此,对帝制敷衍搪塞,不肯出力,因而引起了袁世凯和政府“要津诸人”的“廑虑”。后来,为了和缓矛盾,他不得不一面派亲信入京“切为解说”;一面发表通电“辟谣”,声明他对袁以公谊论之“心悦诚服”,论私情则“受恩深重”,“分虽僚属,谊犹家人”。尽管如此,袁世凯仍放心不下,于12月18日下令调他担任参谋总长,表面上说是让他进京主持军事全局,实则企图使其脱离江苏地盘。但是,他托词“害病”,拒不进京,并鼓动“江苏军民电请挽留”。袁世凯只得让他在南京“遥领”,说“不必急行到任”。

  云南护国军于12月25日发动讨袁以后,贵州、广西等省相继响应。冯国璋眼看袁世凯的大势已去,出于自身利害考虑,遂暗中串通江西、浙江、山东、湖南等省将军联名请求袁“速取消帝制,以安人心”。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所谓“五将军密电”。在全国人民反帝制运动的压力下,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不过仍想回过头来做大总统。但南方独立各省非要袁世凯退位不可。袁世凯便派人赴南京示意冯国璋出面联合未独立各省将军发一通电,挽留他继续做大总统。冯国璋认为此刻通电已无济于事,反而会引起南方独立各省的反感,不利于“和平解决”。他婉言加以拒绝,表示愿意从中调停。4月18日,他提出“和平解决”八条,其第一条即为承认袁世凯“仍居民国大总统地位”。这种条件理所当然地遭到南方独立各省的严词拒绝。于是,他即致电徐世昌、段祺瑞和王士珍,说明南军希望甚奢,仅仅取消帝制,实不足以服其心。要求他们劝袁“敝屣尊荣,亟筹自全之策”。同时,他将八条略加修改,于5月1日通电各方,其第一条改为:暂时承认袁为大总统,另组新国会,由袁提出辞职,再选举继任大总统。结果,南方独立各省仍然反对,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主张是“名为保袁,阴实自重”。与此同时,袁世凯又要求他对南方“说强硬的话,力为维持,以救大局”。冯国璋一面应付袁世凯,一面与南方独立各省周旋,信使往还不断。同时,又极力主张未独立各省将军“结成团体”,“贯通一气”,以实力调解“四省和中央”冲突。他企图趁人民反袁怒潮高涨的时机,独树一帜,操纵南北政局,使自己成为时局的重心。这正和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时玩弄的手法一模一样。

  5月5日,冯国璋赴蚌埠约同倪嗣冲,6日至徐州会晤张勋。11日,这三个地方实力派联名通电发起召开未独立各省代表会议。18日,十五省区将军、巡按使代表齐集南京开会,会议一开始就遇到袁退位的问题。一派主张让袁退位,一派则坚决反对,双方争持不下。冯国璋将其5月1日通电中提出的八条稍作修改后提交会议讨论,作为折中方案,仍不能得到与会代表一致赞同。会议开了五天,毫无结果。

标题回顾:冯国璋简介 冯国璋是好人还是坏人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