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正式踏上探索火星之旅。
编辑
在无数人为中国的又一航天成就欢呼雀跃的同时,总有那么一些人发出不同的声音:花那么多钱搞航天,还不如把钱留给贫困儿童!
编辑
emmmmmmmmm,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那么真的就是这样吗?
小兵兵今天来谈谈这个话题。
1
编辑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十五世纪末的一个夜晚,大明帝国的首都,北京,云黑如墨。
车驾郎中刘大夏站在图档库前,手里还紧紧攥着大明帝国皇帝关于调阅《郑和出使水程》的诏书。
《郑和出使水程》是郑和下西洋的原始资料汇编,包括郑和宝船的造船图纸、航海日志,还有船队所用的导航海图等,都是大明帝国绝密级的技术资料。
这部《郑和出使水程》就在刘大夏的图档库中,但他不愿意交给皇帝。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
《郑和出使水程》以及大批郑和档案究竟有没有被刘大夏销毁,至今仍然是个谜,但整个中华民族却错过了一次重大历史机遇。
编辑
而几乎是同一年,在遥远的欧罗巴大陆西岸边,一个叫哥伦布的年轻人,带着给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海,直向正西航去,他同样没有想到,他的此次旅途,掀起了轰轰烈烈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编辑
▲哥伦布
而中国,曾经远航非洲的大明舰队就此开始没落,以至于几十年后抗倭名将俞大猷在作战时,常常感叹大明不再有大船。
而几乎与抗倭战争同时,几艘葡萄牙商船,乘风破浪悄悄来到了中国,占据了一个小小角落--澳门,这一占,就是400多年。
编辑
▲澳门葡占时期的画作
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所以失去了海洋。
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所以失去过国土。
中国好容易赶上信息时代,却已晚了30年,以至于现在别人随随便便拿个小小的芯片,就能对中国任意拿捏。
编辑
▲路透社报道:美欲修改法规切断华为芯片供应
(图片来自环球网)
我们的历史书上,这样的教训已经足够多,足够惨痛,中国错过了过去,绝对不能错过未来!
我们现在抱怨祖先放弃海洋,绝对不能让后代抱怨我们放弃太空。
2
中国人不会放弃太空,也从未放弃太空。
事实上,中国人向太空进军的脚步从未停歇。
1958年,就在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一年后,中国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