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1958年卫星组副组长赵九章访问苏联时观看科普展览
1966年,中国两位来自汪星的勇士——小狗“小豹”“珊珊”乘坐探空火箭完成了探空飞行。
编辑
▲中国航天的功臣:汪星人小豹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上天,航天专家却并不满足,他们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搞载人航天!
编辑
▲东方红一号成功飞天
兴奋的航天专家还给未来的载人飞船起了一个满怀希望的名字:“曙光一号”,并计划在1973年送航天员上太空!
编辑
▲双子星号(左)和曙光一号设计图(右)
但是,受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最终,曙光飞船项目遗憾下马。
曙光项目的结束并不代表着中国人征服太空的失败,相反,戚发轫、王永志--这两位“曙光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20年后,成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与“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帮助中国人实现了飞天梦。
某种意义上说,神舟飞船,就是曙光飞船的精神延续。
编辑
▲戚发轫(左)和王永志(右)
进入90年代后,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快车道,风云气象卫星、量子通信卫星、神舟飞船和天宫实验室、北斗导航系统以及两次成功登月,等等,使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腾飞和跨越。
编辑
▲一图看懂中国航天成就
世界惊叹于中国的航天进步,以至于美国《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的电影中,当国外宇航员遇到危险时,都要依靠中国航天力量才能转危为安。
编辑
▲电影《火星救援》中
中国将自己的火箭用于发射救援飞船
面对成就,中国人并没有自满,刚刚把探测器送上了月球背面后,中国人又把目光转向了火星。
编辑
▲“那颗神秘,而又美丽的行星啊”
3
中国人为什么要去火星?从宏观上说,是因为人类的“好奇心”。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有好奇心。当30多万年前,刚从树上下来的人猿第一次抬头仰望星空时,对宇宙的好奇便永远种在了我们心底。
编辑
▲从树上下来的人猿有很多,谁先开始仰望天空
谁就代表了未来
当你某天抬起头,看着璀璨银河,会不会产生疑问: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宇宙是什么样的?几亿年,几万亿年后人类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