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至今,美国火星探测任务留下了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和许多至关重要的成果。
“火星全球探勘者号”轨道器用激光高度计获取了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火星全球地形数据。
“奥德赛号”轨道器首次在火星上探测到了氢,间接证实了火星地下藏有水冰。
“勇气号”和“机遇号”两兄弟在火星上开车,进一步证明火星历史上温暖湿润,可能有过生命。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拍下了火星高清照片,局部最高可达0.3米/像素。
“凤凰号”登陆器蹲在火星北极挖矿,挖出了高纯度水冰。
“好奇号”保持着火星上的长跑记录,找到了不少比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拍摄画面图片来源:NASA
最近一个登上火星的“洞察号”,主要目标是研究火星上的“火震”。
其他国家的努力
其他尝试过向火星派遣的国家/地区,还有欧盟、日本和印度。
除了2016年和俄罗斯合作的ExoMars,欧空局早在2003年就派出了“火星快车”号。两次都是火星车登陆失败了,但轨道器本身还是很成功的。2018年,“火星快车”号宣布发现火星南极冰盖下存在巨大冰湖。
日本在1998年发射过“希望号”火星轨道器,但因发射不久后发生故障,最后没有足够燃料进入目标轨道。1999年,“希望号”与火星擦肩而过。2003年,日本正式放弃修复“希望号”。
印度不仅是亚洲第一个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个一次成功的国家。2013年,超低成本的“曼加里安号”远征火星,虽然中途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最终在2014年9月成功进入轨道。
从火星上眺望地球的情景图片来源:NASA
附:人类火星任务列表(截至2020年6月)信息参考: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