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要炮制“天命论” 孔子的天命论思想是什么

时间:2020-11-26 16:52:22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人定胜天,实际上是一种古代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认为“天”这种唯物主义运行规律是由“人”们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意愿的根本动力来决定,就是说,存在“时势造英雄”,“天”支配“人”的情况,但也存在“英雄造时势”,“人”支配“天”的情况。

  这里,孔子所说的“人定胜天”,是道家贵族国人的人定胜天,不包括儒家平民的人定胜天,因为古代的“人”专指道家贵族性质的“国人”,而且是“男人”,女人👩古代是以“妇”来称呼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指的“男人👨”,儒家平民作为一种“新新人类”,是“根据道家贵族统治的需要摆脱奴隶身份产生的自由民”,他们属于“民”(奴隶后裔)的概念,才“重新做人”不久,是“不能胜天”的。

  自由民到国人的身份发展,在普通民众的信仰来说,就是所谓的“由妖到人”的过程,所以中国传统信仰,(儒家)“妖精”的目的是为了“修真”成(道家)“国人”,而(道家)“国人”的目的是为了“修道”成“神仙”(得道成仙)。

  “神”,是“衣带闪电之人”,仪式感十足,就是国家有正式编制的公务员。

  “仙”,是“山上之人”,住得高,就是国家有事业编制的技术人员。

  “天庭”,就是“人间朝堂”,只不过位置比较高,所以“位高权重”,也存在“一步登天”的情况,一般这座山就是指的“泰山”,因为“南天门”就位于“泰山”上,而“织女”,就是相当于“泰山”上的“纺织女工”,劳苦到每年的“七月七”,才可以放“公休假”,与耕田的农民丈夫“牛郎”见一次面,其实就是古代炎黄部族联盟在家庭观念上的反映。

  为什么“劳苦”对应的就是“功高”,其原因就是“劳苦”的地方就在“泰山”上,也可以理解成,“天”就是在“泰山”上。

  人定胜天,也可以理解成,人们一定可以征服泰山,寓意是,再高的山峰,也可以为人类所征服,世界的最高点,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作为“生命禁区”,仍然会被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战胜。

  孔子的“天命论”实际上可以称之为“泰山论”,“泰山”就是实实在在的“天”,这种思维是道家贵族祖师爷老子传授给儒家平民祖师爷孔子的,而他们实际上都是属于儒教的中坚力量,道家贵族阶层属于宗教的祭司阶层,相当于“天”,他们的想法,就是“天命”,儒家平民阶层则属于宗教的管理阶层,相当于“地”,“万丈高楼平地起”,“地”是“天”存在的基础,这就是孔子“天命论”的思想发源。

  所以《道德经》一书中,《道经》相当于“人书”,《德经》相当于“地书”,如果再加上《易经》这本“天书”,就可以形成儒教完全的思维体系,也可以视为“天命论”的最终结局,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可“预测”的,由谁“预测”?当然是由“人”来进行预测,所以“人定胜天”。

  关于孔子对于“天命”的看法,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说孔子的天命观具有命定论的色彩,另一说则是孔子将“天命”视作整个客观世界的规律,既包括自然界的规律,也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而我认为这两者在孔子的思想中兼而有之,这也是孔子矛盾思想的一种反应,并进而导致了孔子对待“天命”的根本态度——“敬而远之”。

  一方面,孔子有说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在“三畏”之中,孔子将“畏天命”列于首位,表现出他对于上天是始终持以一种恭敬的心态,实在不敢对之有丝毫怠慢。这主要是因为孔子认为“天”具有一定的超凡能力,他相信“天”的意志能够决定事之成败吉凶祸福等。所以他讲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自信自己是受命于天的,上天将传播周文化的使命与责任交给了他。同时,孔子也十分注重维护上天的权威。一次,当王孙贾就“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请教孔子时,孔子却回答他:“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这句话就在于维护“天”的至上性,这也是他“敬”、“畏”“天”的一面。

标题回顾:孔子为什么要炮制“天命论” 孔子的天命论思想是什么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