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性能
作战半径轰-6K不仅换装了低油耗发动机,飞机也相应地减重和增加油箱。推断轰-6K的最大载油量有可能从34360公斤提升到接近40000公斤。轰6K的最大航程应该能达到8000公里以上(2010年后的报道是90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将近3500公里,打击范围可覆盖第二岛链。
发动机系统轰-6本身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空射巡航导弹平台,该机最大缺点就是采用的涡喷-8发动机,推力小,耗油量大,加上机身弹舱容量较小,载弹量小,航程近,因此飞机挂载巡航导弹的时候只能采用阻力较大的外挂的方式,这样轰-6的缺点就变得更加突出,因此空军决定为轰-6换装新发动机。轰-6K轰炸机改用了俄制D30-KP-2涡扇发动机,取代原WP-8涡喷发动机,以增大轰-6K的航程。至2010年末,D30-KP-2发动机的交付工作进展顺利。据公开报道,轰-6K换装了和运-20大型运输机一样的D-30KP-2涡扇发动机,使得轰-6K最大航程也从5800公里增加至9000公里以上。
武器系统轰-6K相比以往轰-6最核心的改进,就是在其机翼下增加了6个(左右各有3个)外挂点以供挂载长剑-10远程巡航导弹,使其具备了远程战略打击能力。由于发动机性能的增加,有效增加了飞机的性能,为飞机增加载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轰-6K在机翼增加了4个挂架,从而让其巡航导弹挂载数量增加至6枚,有效地提高飞机的单机和单次攻击火力密度。
战略意义
轰6K具备了远程奔袭、大区域巡逻、防区外攻击(核与非核)能力,其作战模式选择多、完成任务的种类多、打击目标多、机动灵活,在和平时期是不可小觑的震慑力量。
具备第二岛链战略威慑能力轰-6K的作战半径可达3500公里,加上携带射程为1500~2000公里的战略巡航导弹,其对战略目标的攻击距离就达到了4000~5000公里(最低标准)。轰-6K在中国边境地区就可以威慑从南海、东海到朝鲜半岛及驻日美军基地,甚至包括关岛美军基地在内的广大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二岛链”。轰-6K未来还将作为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一部分,使中国的核反击和核威慑能力大为增强。
弹机结合威力大增配备空射巡航导弹,让轰-6由中国空军最落后的机型,一跃成为中国空军进攻作战的核心力量。根据海外资料,中国空军目前大约拥有100多架轰-6,如果能保持7成的出勤率,每架挂载4枚长剑-10的话,加上新生产的轰-6K那么一次出动可以向对方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的能力,加上预先布署的陆射及舰射等型号,实际上已经可以有效突破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防空体系。因此轰-6K与长剑-10的组合不仅代表着中国空军作战能力的提高,也代表着中国威慑能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与真正的战略轰炸机仍有距离
在航程方面,美国B-52轰炸机和俄罗斯图160轰炸机最大航程可达16000千米,而轰-6K只有9000千米。在载弹量方面,美国B-1B轰炸机可携载最大载弹量60吨,可携带20枚巡航导弹;俄罗斯图-160轰炸机最大载弹量40吨,可携带12枚巡航导弹;而轰-6K最大载弹量12吨,可携载6枚巡航导弹。在速度方面,B-1B最大速度可达1.25马赫,图160轰炸机为2马赫,轰-6K轰炸机为0.8马赫。由此可见,轰-6K与美俄先进轰炸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总而言之,轰-6K的出现,在中国下一代远程轰炸机研发成功之前,为空军提供了一种应急的空中远程打击平台。虽然轰-6K与美俄先进战略轰炸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携带“长剑-10”的轰-6K依然具备对日本和在第二岛链的美国关岛基地进行打击的能力。因此,两者的结合不仅代表着中国空军作战能力的提高,也代表着中国向打造战略型空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