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独立战争前的英国殖民地图
后来1812年,美国入侵加拿大,妄图将英国赶出北美,并吞并加拿大,但遭到了加拿大人的奋勇抵抗。加拿大人同英军一起反攻到华盛顿,放火烧了白宫,美国被迫签订和约,加拿大避免了被美国吞并的命运。
就在英国在加拿大的统治越来越稳固的时候,加拿大却正酝酿着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起义。
二、走向自治
一开始英国北美殖民地的权力掌握在英王任命的总督手中,总督有权解散议会。总督只对英王负责,而不是对殖民地议会负责,殖民地议会有部分领域的立法权,但是不能同英国议会的立法相冲突,这使得殖民地议会形同虚设。
这种情形下,英国在加拿大的统治政策往往会忽视当地人的利益。因此,加拿大改革派要求扩大殖民地议会的权力,改变殖民地议会形同虚设的局面。1836年,新的加拿大总督邦德·里德上任,不久后就因这些问题与改革派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来随着矛盾激化,他干脆解散了殖民地议会。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几乎每隔十年都会出现一次,1837年英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并波及到了殖民地,加剧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这些矛盾不可协调,终于在改革派的领导下爆发了起义。
▲改革派焚烧蒙特利尔议会大厦
因力量对比悬殊,这次起义最终失败了,但还是深深触动了英国的统治,英国也不断反思自己在北美的统治方式,罢免了办事不利的邦德·里德,任命颇有声望的德拉姆出任加拿大总督。
德拉姆在加拿大上任仅五个月,就向英王提交了一份极有建设性意义的报告,报告的正式名称是《英属北美殖民地事务分析》,最核心内容就是让殖民地自治,把殖民地具体事务交给殖民地本地人来处理,通俗来讲就是“加人治加”,英国只把握大方向。
后来英国一步步地采纳了德拉姆报告,不断授予殖民地自治权。1846年,第一个殖民地自治政府在新斯科舍产生,政府总理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随后几年,自治政府在北美各殖民地全面推行。
不过这时北美各殖民地非常分散,殖民地的最高行政单位称为省,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如果不联合起来难以抵挡美国的入侵,依然需要英国军队的保护,英国要为在加拿大维持一支军队花费巨额资金,因此加拿大需要成立一个联邦政府。
▲加拿大自治领成立前的英国殖民地图
三、走向独立
根据北美殖民地的要求,1867年春,英国议会通过了《英属北美法》。根据该法案,1867年7月1日英国将加拿大几个分散的省合并为一个联邦,定名为“加拿大自治领”,加拿大迈出了独立的第一步。
▲1867年《英属北美法》封面
从这以后,加拿大将各省联合起来,拥有了一个统一的联邦政府,加拿大几乎获得了作为一个国家的所有权利,只是没有独立的外交、国防和修宪权,后来7月1日被定为加拿大的国庆日。
虽然一开始加拿大只有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斯科舍省和新不伦瑞克省四个省,面积只有10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之后英国北美殖民地的其它省也陆续加入联邦,最终使加拿大面积达到998多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第二面积大国。
▲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深红色)面积只有100多万平方公里
自治领有着高度自治权,是殖民地迈向独立的最重要一步。加拿大自治领成立后,这种模式推广到了英国其他殖民地,主要以欧洲移民为主体,和英国本土文化较为接近的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和纽芬兰在一战前后都成为了自治领,而印度等其他殖民地二战之后才成为自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