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日和的由来
90年代初,在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用全新装备和全新战术战法武装的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装备上千辆战车、上百架战机的军事强国伊拉克。这一战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军事装备发展固然需要,但是军事理念的转变、战术战法的更新更加急迫。在信息化面前,机械化已经成为落后的代名词。
和平年代,实兵对抗演习是走向未来战场的最后一级台阶。然而当时中国军队所进行的依然是一板一眼、按照剧本安排执行的演习。红军永远是演习中胜利的一方。预案、预演、观摩,与其说是演习不如说更像是演戏。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先后多次派出高级别的考察团,赴美国考察,参观了美国最大的陆军训练基地欧文堡。发展一个中国的欧文堡就在那个时候被提上了日程。
在军委和总部决策下,当时的北京军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拉开了大型现代化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规模建设的序幕。1994年,朱日和基地被中央军委列为军队“九五”建设规划重点项目。1997年,中央军委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决定把北京军区原装甲兵训练场扩编成全军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而朱日和的中选,与其独特的战略位置,自身的综合情况密不可分。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这里地广人稀,面积2.23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市还大,而总人口只有6.9万人(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朱日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这里地形复杂,分布着哈尔德勒山地、都新草原、乌登草原、察汗敖包丘陵、杭盖登吉丘陵等,由沙漠、草原、山地、沟壑等组成,可以模拟各种地形条件下的战术动作,是个天然的战场,具有独特的排兵布阵优势。
而从战略角度而言,朱日和地处我国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东部,向北向西两个方向与蒙古国接壤,隔一马平川的蒙古高原与俄罗斯相对,极便于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机动。向东扼守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的缺口与东北平原相连,向南经张家口、大同跨过燕山山脉可以直达北京,距北京的直线距离仅500公里。
由此可见,朱日和的战略位置绝非一般。而事实也确实如此,800多年前,成吉思汗的铁骑在此冲破女真人围堵蒙古骑兵的“金界壕”灭亡金朝横扫欧亚;300多年前,康熙皇帝御驾亲征,经此征讨准噶尔叛军。如今,这片广袤的古战场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的军事训练基地,其特殊意义可想而知。“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相信很多人其实就是通过这句网传口号知道的朱日和,甚至一度有相当一部分人误以为“朱日和”是某个人。作为我国目前面积最大(同样也是亚洲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合同战术演练基地,朱日和军演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1066平方千米的训练场承接的军演规模自然也不会小:可以轻松开展2到3个师旅规模的合同实兵演习以及多军种联合战役战术演习。
其次,残酷程度令人动容!无论是骄阳冷雨还是狂风黄沙,在朱日和的训练场上都不过是演习的点缀罢了。为了最大化的做好演练,全天候、全气象对于参演官兵来说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再此,神秘感十足。当然,由于近些年来军方对外释放的信息增多,朱日和的神秘感有所降低,外国军事人员甚至还会被邀请观摩演习;不过到目前为止外军在朱日和能看到的东西非常有限,最大规模也就是连级战术演习,大规模实兵演习根本不会出现。而且在基地建立之初,“朱日和”这三个字就不允许出现在任何媒体上。
除上述几点之外笔者以为朱日和最牛的还是要属演习导演组。为了把我军训练到极致,演习导演组专门设定了一支假想敌部队:蓝军;这支部队有多厉害?回到开篇那口号,就是因为历次与蓝军对抗的部队总是折戟而归,才有人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喊出了“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蓝军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