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人民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事业的开创者们,陆冬辉和李浩这些优秀老飞们完成角色转型、扎根大漠的事迹已经为很多人所知,接下来就是等待他们带出的“徒弟”开枝散叶了
在这种情况下,把大量飞行员改装任务都交给各装备“半老不新机”的部队自己进行,已经不太现实。我们之前曾经说过,我军一线三代机部队近年来呈现战备任务越来越繁重的趋势,为了保证足够的战备规模,甚至连现有机队的现代化改装都要尽可能选择“短平快”方式,以缩短飞机升级周期。
另外,2018版新大纲已经让部队的训练时间非常充实,飞机使用频繁、保障压力加大,让转隶过来的老飞多蹲几个起落已属不易,很难匀出更多用于新人改装用的飞机——甚至过去一些传统意义上由作战部队负责的,对新毕业飞行员的“补差训练”(行话也叫“科目加工”),现在都得见缝插针进行。
▲这是部队飞行员对新大纲标准下的格斗训练非常真实的描述
所以,地处威胁相对较小的方向,装备的恰好是“半老不新机”的西部战区空军和中部战区空军两支航空兵部队,就成为了不少刚刚走出校园的新一代歼击机飞行员们的新起点。中部战区空军负责歼-10集中改装的部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雁门天虎”,而西部战区空军“神炮传人”所在旅,则负责歼-11部队的集中改装。
▲可见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是从2019年7月开始担负这项任务的
从歼-7/歼教-7/歼教-9“山鹰”上毕业的飞行学员(以及歼-7部队老飞行员),改装歼-10(A)要相对容易一些,加之“雁门天虎”的训练基本功较为扎实,使得集中改装颇见成效;即使是部分需分流到歼-10B/C部队的飞行员,也可以在“雁门天虎”的歼-10S上完成不少共同科目——反正歼-10B/C部队的双座机同样是歼-10S。
相比之下,改装重型机就要麻烦一些。虽然“神炮传人”的歼-11BS,自然兼容歼-11B部队飞行员的改装需求,这一点从这支并未装备歼-11B的部队,与装备歼-11B的兄弟部队进行的联训中就能看出;但既然集中改装的范围也包括苏-27/歼-11部队,那就还是少不了让新人在“老筷子”(包括苏-27UBK)上操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