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为加紧芯片封锁,下面会发生什么?

时间:2020-05-21 15:36:10 编辑:环宇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下面我们来讨论,设备和软件这两方面的去美国化前景。

  用专业术语说,这里说的软件叫做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简称EDA)。我在2018年做过一期节目(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W411f78j),讲的是我的朋友、智能制造专家林雪萍的文章《中国软件失落的三十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欢迎大家参考。

  我们国家许多人长期有一种思维方式,就是重物轻人,重硬件轻软件。许多人只知道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资源这些实物是财富,不认为软件或者人员是财富。买设备愿意花大钱,至于软件和人员待遇嘛,随便糊弄糊弄就行了。

  应该说这种思维方式还不算最差的,至少比不重视实业的买办思想要好,例如宋子文的名言:“外国进口的盘尼西林都用不完,中国何必要自己生产?”但只认实物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还是没见过世面,也就比宋子文高明一点而已。现在被人家在这上面揪着打,大家都应该认识到软件的重要性了,不能再像个土包子一样重物轻人了!

500

  宋子文

  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的EDA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宁南山指出,目前国内最大的EDA公司是华大九天,不过它的进展速度不一定能匹配华为的需求。所以对于华为而言,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研发EDA,相信华为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动作。

  此外,华为许多芯片的设计,用的是ARM的架构。ARM既不是造芯片的,也不是设计芯片的,而是卖架构的,各个企业可以买它的授权来自己设计芯片。

  ARM公司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有研发中心,技术有美国来源,所以从2019年5月以来已经不能向华为提供技术服务了。但华为已经获得了ARM的v8架构永久授权,包括指令集架构、微处理器、图形核心、互连架构等功能模块,可以对ARM架构进行大幅度改造,甚至可以对ARM指令集进行扩展和缩减,具有完全自主的设计处理器能力。还有,ARM是英国公司,现在属于日本的软银集团,总之它不是美国公司,所以它有充分的动机和华为合作,通过合法手段规避美国的技术成分。

  因此,在芯片设计方面,华为最可能的策略,就是在EDA上选择自研以及联合国内厂家共同开发,在终端和服务器芯片的ARM架构基础上,持续自行升级改造和发展。

  在芯片制造方面,这不是华为要做的事,而是中芯国际和华虹等国内代工厂要做的事。华为可以做的,是帮助这些国内代工厂发展壮大。

  中芯国际正处于技术和产能爬升的状态。例如,14纳米的工艺已经在2019年第四季度量产,产能计划在2020年年底提升到15000片每月。

  中芯国际正在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备。例如2020年2月17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从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向美国泛林集团发出一系列订单,花费6.01亿美元,包括蚀刻机等设备。2020年3月2日,中芯国际再次发布公告称,向应用材料集团和东京电子集团发出一系列订单,总金额分别为5.43亿美元和5.51亿美元。

  中芯国际的资金也正在扩充。2020年5月15日,也就是美国宣布限制代工厂给华为供货的同一天,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签署新的增资扩股协议。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将分别向中芯控股旗下的中芯南方注资15亿美元和7.5亿美元,以获取23.08%和11.54%的股份,总计22.5亿美元。此前的5月5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计划在科创板上市,发行16.86亿股份,募资超过人民币200亿元。

  从代工厂再往下一个层次,是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中芯国际和华虹等代工厂发展得越好,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厂家就发展得越好。所以当前不适合让中芯国际冒着制裁的风险为华为供货,只要再坚持两三年,国产半导体设备就可望获得比较大的突破。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半导体生产设备所有的环节,目前都有国内公司在开发。

  例如国产化程度最差的光刻机、离子注入机、涂胶显影设备等,就有上海微电子、北京中科信、凯士通、沈阳芯源等在研发和推进,也有极少量设备在应用。

  在大家最关注的光刻机方面,上海微电子的新一代28纳米光刻机预计将在今年完成,如果顺利可望在明年导入产线试产。如果按照规划的时间节点,在2021年底或2022年实现量产,那么就可以搞出完全去美国化的28纳米生产线了。

标题回顾:美国对华为加紧芯片封锁,下面会发生什么?
Copyright 2012-2029 www.huanyunews.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2693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